孺子可教也!

果然他沒有看走眼,確實是個有前途的學生。

雖然可能經驗少了點,但理解能力非常快,對數字的直覺也相當敏銳。

如果他是伯克利分校的教授,肯定不介意收她為徒。

陸舟笑著編輯了一條郵件,點選傳送。

【正解。】

大概沒等一分鐘,他便收到了回信。

【謝謝。】

嗯,而且還很懂禮貌。

關掉了郵件,陸舟看向了桌面一旁的文件中自己隨手編輯的那些算式,正準備將它叉掉拖進回收站。

然而就在這時,他忽然輕咦了一聲,盯著這一行行算式,陷入了沉思。

Td(n,q)=∑S1(q,αd³)·|C1(q,αd³)|·e(an/q/qψ²(q)……

級數δd(n)=∑Td(n,q)絕對收斂……

從這裡開始,便可以引入圓法,對命題(2.1)進行求解。

忽然想到了什麼,陸舟迅速開啟了他電腦的收藏,將赫爾夫戈特投稿聯邦數學學會年終會議的那篇論文翻了出來,找到了第三行11頁的位置,並一行往下看了下去。

牆上的掛鐘滴答滴答地走動著,不知不覺中,時針便走過了半格。

忽然,陸舟似乎是想通了什麼,迅速拿起筆,在紙上飛快地演算了起來。

對於圓法的使用,赫爾夫戈特無疑是解析數論界的大師,就像陳景潤之於篩法。

連赫爾夫戈特本人都對圓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不抱期望,陸舟並不指望能從這位大師的眼皮底子下,挖掘出被他忽視的盲點。

但就在剛才回顧這篇論文的時候,他卻隱約中發現了一處先前沒有注意到細節。

因為老先生的論文跳躍性實在太強,許多過於明顯的結論,陸舟也沒有往深處去想,如果不是薇拉看論文看的太仔細,又恰好弄不懂這裡,他差點與這一發現擦肩而過。

對於這意料之外的驚喜,陸舟心中興奮不已。

這一發現雖然不能直接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終極命題,但卻能完善他的工具!

讓他的群構法,迴歸到哥德巴赫猜想上去……

大概?

在紙上飛快晃動的筆尖漸漸慢了下來,最終停下。

看著眼前這已經完成的四頁紙,以及無法進行下去的第五頁,陸舟丟掉了手中的筆,有些煩躁地抓了抓頭髮。

思路中斷了。

明明就差那麼一點了!

時鐘聲滴答滴答走著,窗外的夜色漸漸深沉。

因為放任思緒蔓延而四處遊移的視線,不知怎麼便落在了電腦螢幕上。

這時,陸舟忽然注意到,自己似乎還有一封郵件沒讀。

一想到這裡,他立刻坐了起來。

在心中默默地對弗蘭克教授說了聲不好意思,陸舟點開了這封差點被他忘在一邊的郵件。

郵件的正文很短。

短到只有一行字。

【關於750GeV的訊號,我需要和你當面談談……你什麼時候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