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詭異的是,這裡雖然沒有設立商學院,但卻出過不少商業天才。

比如亞馬遜的創始人之類的,都是普林斯頓出生。

而普林斯頓之所以能被稱為學術界的“獵頭公司”,一半是靠著學術底蘊和氛圍天然吸引,另一半便是靠著背後財大氣粗的校友會。

就在兩人閒聊的時候,一位穿著黑色長裙的女士走了過來。

注意到她的視線明顯不是看向自己,戴維·勞倫斯彷彿懂了些什麼,便笑了笑說道:“看來你有個約會?那我不打擾你了。”

“……不,其實你坐在這也沒關係。”

知道他明顯是誤會了什麼,陸舟試圖解釋一下。

不過戴維明顯沒有聽他說明的打算,反而向他擠了擠眉毛。

“哈哈,我可沒那麼不解風情,而且我差不多也吃完了,祝你用餐愉快。”

說完,他便起身走掉了,並且順手帶走了餐盤。

“……”

陸舟一臉無語看著他離開的方向,嘆了口氣,然後看向自顧自坐在他對面的莫麗娜小姐,輕聲問道:“那麼莫麗娜小姐,請問有什麼事嗎?”

莫麗娜沒有廢話,盯著他的雙眼,開門見山說道。

“好吧,我知道你選擇了德利涅教授……但你就對我們的課題一點興趣都沒有嗎?”

聽到她的話,陸舟嘆了口氣。

他當然知道,她所說的那個課題是什麼。

上次回國之前,她便向他提出過邀請。

只是他沒想到,瘋掉的人不只是她,就連她那位導師也是一樣的不正常。

陸舟:“你們的課題完全脫離了現實,就像在天上蓋房子一樣……讓我想想,證明黎曼猜想是吧,首先你得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論框架,然後再用它去解決一些類似的問題。”

莫麗娜語氣激動地說道:“我們正在這麼做!”

陸舟:“成功了嗎?”

莫麗娜搖了搖頭,猶豫了下,開口說:“……就快了!”

陸舟嘆了口氣說:“那就是還沒有咯?”

其實,他倒不是不能理解她的導師索菲·莫雷爾為何會如此的急躁。

還有兩年就要召開18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了,但菲爾茨獎的名額只有4名,而其中的兩名已經被預定。

一位是彼得·舒爾茨,其創造的“理論”是當今代數幾何界最有潛力的幾個數學框架之一。而相比之下,其它候選人的工作更像是“解決問題”,只是問題或大或小。

對於數學界而言,在同等條件下,解決問題時創造的工具,要比解決問題本身更重要。尤其是這位已經拿到了菲獎風向標EMS獎(歐洲數學學會獎,類似於拉斯克獎之於諾貝爾醫學獎),再加上柯爾獎的認可,基本上沒有懸念。

另一位便是波利尼亞克陸定理的證明者陸舟。他雖然沒有創造一個類似於“理論”的全新數學框架,但他真的解決了很多讓人頭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