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開幕式落下帷幕,席間的數學家們紛紛退場,而記者們則是逆著人潮一擁而上,將手中的話筒和鏡頭懟向了兩位頒獎者。

一位記者問道:“您好,我是洛杉磯時報的記者,請問舒爾茨先生,你拿到這筆獎金之後打算做什麼?”

“給我的妻子買幾件好看的裙舒爾茨笑子,還有孩子的奶粉……”了笑,風趣幽默地說道,“當然,還有給我自己換雙新皮鞋。”

照相機咔嚓咔嚓拍照。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在筆記本上速記,寫下了明天新聞的標題。

彼得·舒爾茨,數學界的好男人!

站在旁邊的陸舟,詫異看了這位數學天才一眼。

握草?!

連孩子都有了?

大家都是搞數學的,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何你這麼優秀?

另一位獲獎人同樣沒有被落下。

倒不如說,記者們對這位突然出現在視野中的華人獲獎者的興趣,可比這位已經被吹上天的德國學神要大得多。

尤其是,這位獲獎者的年齡只有二十一歲,重新整理的了柯爾獎的獲獎者最小年齡的記錄!

簡直就是會呼吸的大新聞!

英國《每日郵報》的記者搶到了機會,這位金髮碧眼的大姐姐率先發問道:“請問陸舟先生,你拿到這筆獎金之後打算做什麼?”

一聽到這問題,陸舟下意識地就想回答“存起來買房”,畢竟他老爹總是和他這麼嘮叨。

可緊接著他又想到,公共場合這麼回答似乎有點政.治不正確,回去了肯定會被拿來做文章,便靈機一動,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改口說道。

“我準備將這筆錢作為研究經費,同時開始挑戰下一個猜想!”

記者眼睛一亮,繼續問:“請問您的下一個目標是?”

“哥德巴赫猜想是個不錯的選擇,”陸舟笑了笑說道,“但也說不好,畢竟我最近也在關注750GeV的訊號,數學物理方面同樣有不少值得深挖的課題,而這可能會牽制我一部分的精力。”

圍在周圍的記者發出小聲的驚呼。

哥德巴赫猜想!

750GeV的特徵峰!

雖然哥德巴赫猜想無論是重要性還是研究價值都低於千禧難題,但能被當做“近代三大數學難題”對待,其難度和影響力還是相當驚人的!尤其是它在公眾們心目中的影響力,絲毫不低於千禧難題。

至於750GeV的特徵峰,很多做科學專欄方面新聞的記者,不可能不知道年中時被潮的沸沸揚揚的“750事件”。

一位實習生在報告會上,用數學的方法預測了750GeV的特徵峰,的新聞發言人已經將這一發現,吹成了照亮標準模型最後一塊拼圖的燈塔!

難道……

這位750GeV特徵峰的發現人,又有了什麼重大的發現?

陸舟又給記者們出了道難題。

資訊量有點大,這新聞標題還真不好寫。

看著那個每日郵報的記者在筆記本上寫了又劃,劃了又寫的動作,陸舟心裡默唸了一聲罪過。

一下沒收住嘴,這個牛皮好像吹的有點大了。

他又不是強子對撞機,就是有什麼發現也不可能從他這裡出來。

但願這些記者們不要過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