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虧他的報告是第二天下午,要是上午作報告,能不能起來另說,宿醉後的狀態肯定是差的一批。

吃過中午飯,陸舟回房間簡單地收拾了下,站在鏡子前面擺弄了下發型,直到嚴師兄的電話打過來催他,他才坐電梯去樓下,坐上車去了旁邊的京師大。

站在講臺上,陸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弄好了PPT。

抽空抬頭掃了眼會場,他發現到場聽他作報告的人還真不少,幾乎都要坐滿了,還在有人陸續入場。

這陣仗,把陸舟給嚇了一跳。

原本他以為到場的人能有三分之二便不錯了,畢竟30分鐘的報告有很多,他上臺做的報告又不是什麼重大的研究成果,只是一點點關於群論方法研究數論問題的小技巧而已。

看著臺下的陣仗,他的心中忍不住感慨。

該說不愧是名人效應嗎?

一個陳省身數學獎,竟然有如此分量!

恐怖如斯!

十分鐘的準備結束,報告會正式開始。

陸舟按下了放映間,翻到了ppt的第一頁,開始對自己報告的內容作一個簡單的綜述。

“在研究波利尼亞克猜想這一命題時,我反覆研究了希爾伯特先生關於素數無限性問題證明的論文,得到了很大啟發。尤其是在研究運用群論知識解決數論問題這一思路時,我從希爾伯特老先生的論文中,發現了許多有趣、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

“……關於我所提出的‘群論的整體結構研究法’,我姑且稱其為‘群構法’。”

“在對涉及到素數問題,尤其是針對無限性問題研究時,這種方法可以讓很多原本複雜的問題,變得簡潔明瞭……”

開場白結束,開始了對論文的講解,陸舟用了二十分鐘的時間,對群構法的核心思路以及理念,做了細緻入微的說明。

為了節省時間,他講得很快,而臺下的人也聽得很認真。

最讓他意外的是,他甚至看見一位年愈花甲、鬢角花白的老人,還在認真的做著筆記。

心中感動之餘,陸舟也講的更賣力了。

終於,報告結束,進入了最關鍵的提問環節。

一位約莫40歲的教授舉起手,起身問道。

“我有疑問,關於您論文中的第四十七行,對威爾遜定理的討論中,直接突兀地提到n=(2n,m),從而得到偶階迴圈群G有唯一2階元a^n,這一步驟是否有些不太嚴謹?”

聽到這個問題,陸舟笑了笑,應對自如地回答道。

“並非如此,我只是為了節省篇幅,省略了一些與我所論述方法無關的步驟。”

說著,他拿起記號筆,在幕布旁邊的白板上,將那段省略的步驟補充了上去。

……

由a^n∈G,且|a^n|=2,a^m∈G,且|a^m|=2,a^m的階為2n/(2n,m),可得2n/(2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