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帶你去見個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的猜測是對的!
這玩意兒真是鋰電池!
至於具體是鋰什麼電池不清楚,順著破碎的管壁一路搜尋過去,他也沒有找到電解液殘留的痕跡。
大膽地猜測下,要麼是這玩意兒已經“黑”到了用氣體或某種固態材料取代電解液的程度,要麼便是完全基於一種全新設計理念製作的電池。
但這些都和他沒關係。
這裡面的技術他早晚有一天會吃的乾乾淨淨,而他現在要做的第一步是,將這塊電池抑制鋰枝晶生長的技術整理出來。
如果將這比做一條魚,毫無疑問這項技術便是魚肚子上最肥美的一塊。
就在這時候,小艾又冒了出來。
小艾:【主人,這是什麼呀?】
陸舟笑了笑,心情大好的他,也不想去計較剛才的事兒了,隨手打字道:【你的新家就靠這玩意兒了。等我拿著這些資料去註冊個專利,三百萬一下的伺服器,隨你挑!】
小艾:【真的嗎!QAQ】
陸舟:【真的!】
別說是新家了,這玩意兒要是真能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光是這個負極材料的專利費,就夠他在市中心買幾套房。
當然了,人還是得有點追求的,他當然不可能把專利費都拿去買房。
至少也得給自己弄個實驗室,以後做逆向,不可能總依靠這不知道何時才會人品爆發抽出來一次的掃描槍。更何況,他也需要為自己的技術,提供一個正規的來路。
不過說到註冊專利這種事情,就和解決數學猜想一樣,都是急不得的。
即便他已經知道了材料是什麼,也得在實驗室中操作一遍,把這個過程給補上。
畢竟等到時候專利註冊了投稿期刊,像是使用到的器材、材料來源、實驗室之類的資訊,都是得標註在論文中的。科學的本質之一便是可以重複,透過同樣的實驗步驟能得到一模一樣的結果,這項技術才能被人所接受。
說起來這次投稿投在哪好呢?
正好前幾天才接受了《自然週刊》的採訪,要不這次就投在《nature》上好了。
那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斃稿率,想一想還挺刺激的。
……
關上了電腦,換了身衣服的陸舟,去校門口吃了頓午飯,然後便前往了盧院士的辦公室。
看見出現在門口的陸舟,盧院士便笑著說道:“你小子可算從歐洲那邊回來了,我還以為你打算留在那兒,乾脆不回來了。”
陸舟笑著說:“怎麼可能,我辦的簽證也留不了那麼久啊。”
“呵,那可不好說,你要是真想留在那塊兒,別說是簽證了,連國籍的問題CERN都能幫你解決了。”盧院士開玩笑道。
陸舟笑了笑,沒有說話。
雖然是老院士和他開的玩笑,但這話還真不好接。
確實正如盧院士所說的,以他的能力想在那邊留下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不過,這種想法他倒是一次都沒有產生過。
倒不是出於什麼高尚的念頭或者情懷,只是因為單純地喜歡著腳下的這片土地,習慣著這裡的生活環境,喜歡著這裡的人們。
無論是出國開學術會議還是留學,他肯定會去,但最終還是會回來。
玩笑話也就隨口一說,閒聊了幾句,盧院士很快說到了正事兒上。
“看到你平安回來,我也就放心了,以後坐飛機到了地方,記得打電話報個平安,要不是嚴新覺那小子,我都不知道你回來了!別的話我也沒什麼要說的,就是有件事兒,和你說下。”
停頓了片刻,盧院士繼續說道。
“過兩天我要回上京那邊,你就跟著我一起去吧,正好我有個朋友想見見你,順便我也帶你過去見見他。”
陸舟問:“是高院士嗎?”
“不是老高,他沒什麼好見的,那老東西想見我,天天都能碰著,”盧院士擺了擺手,笑著說,“想見你的是老邱,搞數學的,你應該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