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院士的考驗(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過的很快。
四月二十號,盧院士從滬上返回金大開會,會議結束之後,讓陸舟去了一趟辦公室。
陸舟一進門,老人便看過來,笑著問道。
“準備的怎麼樣了?”
陸舟:“差不多了吧……還望教授手下留情。”
盧院士:“差不多了?那行吧,我就隨便考你兩道題好了。”
說著,他拉開抽屜,從裡面抽出來一張a4紙,放在了桌子上面。
“筆在這兒,拿過去寫寫?”
陸舟接過了紙筆,看了眼上面的題目,眉頭狠狠抽搐了下。
說好的兩道題,紙上分明寫著三道題。
而且說好的隨便考考,在哪一道題都不像是容易的樣子……
盧院士笑著問:“怎麼,看不懂?”
“怎麼會,”陸舟笑了笑,看向題目,臉上浮現出思索的表情,“就是看上去,有點不太容易。”
盧院士笑了笑沒說話,翹起了二郎腿,等待著他動筆。
不太容易?
這要是容易了,那考得還有什麼意思?
怎麼說他也是個院士,院士帶的研究生,能和普通教授帶的研究生一樣嗎?
這些題目本來就不是給研究生做的,而是他招博士生的時候,拿去考察那些面試者的專業知識水平的。
三道題能做出來兩道,那便是合格了,三道題要是能做出來三道,那就可以說是優秀了。
他自己帶的四名博士生,都是能做出來三道題的水平。雖然考查的題目不相同,但層次卻是差不多的。
就在盧院士等待著陸舟動筆的時候,陸舟已經迅速將三道題都過了一遍,然後看向了第一題,也是對他來說最容易的一道題。
第一題,考察的是群論。
不過,考察的卻不是數學上的群論,而是群論在量子力學中的應用。
由於“群論”這個數學分支是早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就由數學家獨立創造的,不像“微積分”那樣是由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共同創立的。因此、群論對於物理工作者來說是“舶來品”,學起來困難,用起來不順手。
不過對於“數學出生”,再入“數學物理”的陸舟來說,處理起來卻並非那麼的困難。
【氫原子能級偶然簡併的群論解釋】
題目很短,資訊量卻不小。
氫原子的簡併度高於一般原子的現象稱為“偶然簡併”。然而傳統量子力學並無法解釋偶然簡併現象,一直到群論的引入才讓這一現象得到理論上的解釋。
閉上眼睛,陸舟在腦中回憶著此前學到的量子力學知識,回憶著關於氫原子的一切。
然後,用數學的方法建立模型……
睜開雙眼,陸舟深呼吸一口氣,終於拿起筆,並在紙上寫到。
【令氫原子哈密頓算符為H=P²/2μZe²/r……】
【在庫侖勢情況下體系存在一個龍格楞次向量,記為M’=……】
&nir運算元的本徵值C=……】
【……】
看到陸舟做題的速度,盧院士的眉毛微微挑了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