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樣品燒壞了倒是小事,把數碼顯微鏡的鏡頭給烤了,那就麻煩大了。

陸舟估計,這也是錢師兄不讓自己這個新手碰實驗的原因之一。

將樣品接上了BK6808可充電電池性測試儀,然後放在數碼顯微鏡上,錢師兄對著電腦設定了幾個引數,一邊自言自語似得小聲重複著紙上的步驟:“2min採集一次影象,資料資料收集頻率為1Hz,電池首次充電至400min後放電至截止電壓……OK了。”

剩下的,就是漫長的等待了。

看著那毫無變化的儀器,陸舟忍不住問道:“你們做電池材料試驗都要等這麼久嗎?”

四百分鐘,這都快七個小時了。

錢師兄推了推眼鏡說道:“七個小時是基本操作,有時候還得等幾天才能看到結果,一般情況下會留個人在實驗室值班,基本上是我和劉波兩個輪流做。”

“沒錯,”劉波笑著說,“去年一年我刷了四十多部劇,就是在實驗室裡值班的時候刷的,要我給你推薦點嗎?”

陸舟:“這個,還是不用了吧。”

就算推薦了,他多半也沒什麼時間去看。

需要做的操作全都做完後,錢師兄簡單地教了陸舟一些,處理突發狀況的方法。

比如看到樣品冒煙,聞到不對勁的氣味,該如何清理損毀樣品,如何保護儀器,以及最關鍵的如何保護自己。

無論儀器多麼貴重,都比不上人重要。

當然,這個實驗並沒有那麼危險,所以在錢師兄很放心地將鑰匙扔到了陸舟手上。

他和劉師兄還有點事,不可能一直待在這裡,而陸舟也不好意思這麼麻煩人家。畢竟做這個實驗,就已經耽誤他們不少時間了。

將量子色動力學的書拿出來,陸舟就坐在數碼顯微鏡的旁邊,一邊惡補理論物理學方面的知識,一邊時不時地瞟兩眼數碼顯微鏡上的情況。

到後來,他發現自己完全沒必要這麼小心翼翼,這樣品在顯微鏡下呆了這麼久,外面看上去一點變化都沒有。

看得出來,錢師兄做實驗的手藝,還是相當靠譜的。

從上午十點多開始,在實驗室一直待到了快晚上六點,期間陸舟還叫了個外賣,吃了中午飯。

終於,設定的時間到了,充放電結束,陸舟按照錢師兄說的,保持開路狀態等待了10分鐘,然後切斷電源。

幾乎就在他做完了這些收尾的工作之後,實驗室外傳來了腳步聲,剛在食堂吃過晚飯的劉師兄,幾乎是踩著點到了實驗室。

“搞定了?”看了眼樣品的情況,劉師兄熟練地操作著電腦,點選了列印的按鈕,“那就收集資料吧。”

印表機嗡嗡的響起。

很快,陸舟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一組記錄著鋰枝晶在微觀下生長的圖片,以及系統要求收集的迴圈電壓曲線之類的圖表等等。

一邊在收集這些資料,劉師兄一邊用閒聊的口吻說道。

“……鋰是最理想的負極材料,但也是最難伺候的。在充電的時候,回到負極的鋰離子永遠不會如你所願,老老實實變回平坦的鋰金屬層,而是會向開花一樣,形成一個美麗而致命的樹杈。”

等待著印表機印完圖表,陸舟隨口問道:“致命?”

“是的,這種叫枝晶的東西一旦形成,就會隨著不斷充電而不可遏制的繼續生長,而最終就會像一把叉子一樣,刺破隔膜,接觸正極。”

說到這裡,劉師兄停頓了一下,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的:“想象一下,如果用一根電線連同電池的正極和負極是什麼情形?沒錯,就是短路。而有機的電解液都是易燃物,聽說過moli公司嗎?”

“沒有……怎麼了?”

劉師兄聳了聳肩,將列印出來的a4紙交到了陸舟手上,“他們的產品差一點創造了歷史,但就是因為用了鋰做負極,結果發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結果導致NTT手機被召回,最後公司破產被收購。相比之下索尼就很聰明,直接用石墨做負極,推出鋰離子電池迅速佔領了市場。”

陸舟忍不住問:“他們難道沒有做安全測試?”

劉師兄嘆了口氣:“是啊,是個人都會這麼問,但事情可能遠遠沒這麼簡單。也許做了根本沒發現問題?也許他們認為自己找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誰知道呢?有時候,現實就是這麼的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