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結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接到李榮恩教授電話的時候,陸舟正在食堂吃麵,腦袋裡還在想著剛才看的那篇從《材料科學與工程》期刊上翻到的關於石墨烯半電子遷移率理論計算的文獻。
“咳咳,陸舟同學啊。”
“什麼事?”
“你的那篇論文,可以發表了。”
“哦哦。”
“我的意思是,我們的課題,已經正式提交結題報告,送往上級部門申請結題了!”
“……?!”
終於回過神來,陸舟忽然噌地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把坐在鄰桌吃飯的一對情侶嚇了一跳。
深呼吸了一口氣,換了之手握著手機,陸舟用激動而顫抖的語氣,問:“我們……成功了!?”
李榮恩教授哈哈笑了笑,用肯定的語氣重複了一遍:“對!你沒聽錯!我們成功了!”
回過神來,陸舟迅速問道:“比例是多少?”
“0.47wt%,你的猜測完全正確!CNTs材料與波特蘭水泥的最佳配比確實在更小的0.4至0.5之間,而不是在1wt%以上,我們犯了一個經驗主義和慣性思維導致的錯誤,而這本來可以避免。”李榮恩教授感慨道。
“李教授,關於那個CNTs材料摻量配比的論文可以發給我看下嗎?”陸舟問道。
“當然,我已經發你郵箱了。”李榮恩教授笑著說道。
掛了電話,陸舟用一分鐘的時間解決了碗裡面條,迅速趕去了圖書館。
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開啟電腦登陸郵箱,陸舟將pdf格式的論文下載下來後,迅速開啟並找到了關於配比的那行。
“……當CNTs材料摻量為0.5wt%時,波特蘭水泥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分別提升47.1%和34.2%。”
到此為止,隨著最後一個技術難點的攻克,整個課題終於可以算是圓滿結束了。
不只是關於CNTs材料與水泥基材料的配比,還有關於CNTs材料表面功能修飾,乃至生產工藝的設計等等,這些都包含在這個大課題之內,只不過這些部分陸舟沒有參與其中而已。
而隨著整個科研專案的結束,李榮恩教授領導的專案組,至少可以產生五篇論文,以及兩項技術專利。
如果陸舟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專案除了國家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基金和省科技廳專案基金的支援之外,還有上市公司中山新材的投資。
到時候李教授應該會將課題拆成兩部份,提交兩份結題報告,一份是走縱向課題的結題流程,另一份走的是橫向課題的結題流程。
除了公開發表的論文之外,兩項專利的歸屬,應該是屬於中山新材。
再往後的工作就是報送結題材料、領取科研經費結算單、報銷專案研究餘款、等待專案主管部門稽核後的反饋意見……
不過這些繁瑣複雜的東西,就不需要陸舟去操心了,實驗室裡有專門的人負責跑這一塊。
靠在了椅子上,陸舟長出了一口氣。
這個讓他魂牽夢繞的課題,終於在這一刻走到了盡頭。
無限感慨之餘,他的心中竟是莫名地有些悵然若失了。
就好像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被搬走,原本的地方卻空了出來。
再次看了眼這篇論文,陸舟發現自己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二作者的位置。
顯然,他的工作對這篇論文的貢獻,得到了專案組全體人員的認可。即便他和奮戰在老校區那邊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連面都沒見過,依舊得到了他們高度肯定的評價。
拳頭捏緊又鬆開,陸舟忽然甩了甩頭,重新打起精神,盯向了電腦螢幕。
“我的戰鬥還沒有結束……還有一篇SCI!”
收尾的最後一步!
開啟了word文件,他的手指飛快舞動,敲下了一行行文字。
【碳奈米管材料對波特蘭水泥早齡期水化反應影響的傅立葉紅外光譜分析與數學方法解決】
【摘要:透過FTIR方法對波特蘭水泥及其碳奈米管改性試樣早齡期的水化程序進行了表徵。並透過泛函分析等數學方法,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分析,並得出結論:CNTs材料在摻入波特蘭水泥時,並未對早齡期的水化反應產生影響。】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