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國賽開幕!(第1/2頁)
章節報錯
9月12號,競賽如期進行!
在比賽的前一天,陸舟等人便搭乘校車從新校區返回了老校區,住進了校方安排的臨時宿舍。
床墊和枕頭都是準備好的,只用帶個套單,不講究的人甚至直接去個人就行了,畢竟雖說比賽時間有72個小時,但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就寢時間,可能連十個小時都不到。
比如陸舟就是如此。
他的任務最重,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最大,只有第二天可以小憩一會兒,所以乾脆連換的衣服都沒帶,空著手就去了。而到了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床上睡覺。
睡不著也得逼著自己睡著。
第二天早上五點醒了,在床上閉著眼睛歪到了七點鐘,去食堂吃了個早飯,陸舟便和王曉東、林雨湘兩個人會和,一起去了學校為數學建模大賽準備的專用機房。
根據官方公佈的報名資訊,本次競賽有來自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含港澳)及美國和新加坡共1338所高校25347個隊伍共7萬多名大學生,同時點選競賽網站,下載題目參與比賽。
比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華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共同主辦,因其評審嚴謹性和公正性,其影響力雖然稍遜“挑戰杯”,但國獎的含金量在某些意義上卻是高過“挑戰杯”一籌。
上午七點半,機房裡已經坐滿了十個隊伍。
雖然有不少人會選擇用自己的筆記本答題,但通常情況下還是會把電腦帶到機房裡。畢竟只有機房和圖書館的wifi,才能免費從知網上下載論文。這種比賽指望透過百度上那些未經考證的資料取勝,還不如燒一炷香等論文自動完成。
劉老師過來轉了一圈,笑著和陸舟三個打了個招呼,也沒聊競賽上的事情,就問候了些“昨晚休息的怎麼樣?”、“老校區的宿舍習不習慣?”之類的話,然後便晃悠到了機房外面,開車回新校區忙自己的專案去了。
八點鐘,鐘聲一響。
所有人迅速登陸了官網,下載題目。
根據規則,題目一共分為ABCD四道大題,其中AB屬於本科組題目,CD屬於專科組。每個小組選擇一道題作為目標,在72小時之內完成並上傳用官網軟體生成的md5碼,並在結束競賽的當天上傳對應md5碼的pdf格式論文。
一般來說,選題必須控制在半個小時之內,所有人都在爭分奪秒地讀題。
然而當他們看到題目的一瞬間,所有人都傻眼了。
“A題嫦娥三號軟著陸軌道設計與控制策略……B題創意平板摺疊桌?!握草?今年的題目是什麼鬼?”
“MMP,和我們做的訓練完全不一樣!”
“我前幾天好像做過類似的,好像是設計神州火箭的發射方案……不過我覺得這麼玄乎的題材肯定特麼的不會出,沒想到……大意了!”
“握草,大佬,你不是高數九十五分嗎?想想辦法啊!”
“我學的是高數,又特麼不是學怎麼上天!”
“設計桌子……桌子有什麼可設計的,不就是四條腿嗎?可摺疊……我們在凳子腿後面安個彈簧?”
機房裡相當熱鬧,看得出來,同學們都被這題目整的一臉懵逼,無從下手。
不過也有高手在裡面。
比如陸舟班上的第二學霸羅潤東,這會兒正一臉淡定地和隊友小聲交流。
還有劉瑞……這小子的隊裡似乎有個很可靠的大腿,這會兒都已經讀完題目,開始給兩個隊友分配工作了。
看著從官網上下載的兩道題目,王曉東眉頭緊鎖。
天崩開局。
兩道題目都和物理有關。
前面一個涉及到航天物理中的軌道計算,光靠高中物理知識肯定是不夠的,B題表面上很簡單,實則並不比第一題輕鬆太多,其中涉及到對桌腿的動態運動分析,涉及到材料受力分析等等一系列問題,涉及到的不只是數學建模知識,更要求對結構力學以及材料學甚至人體工程學有一定的涉獵。
然而……
隊裡的“數學天才”,才剛上大二,甚至才剛開物理課。
沒辦法了,避重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