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李的努力工作,半年後,深圳張氏電子公司的業務又有了新的拓展,需要補充部分職工。李請示張董,張董很滿意,指示他自行招聘。李把這一工作交給王秘書負責,貼出廣告,廣招賢才。

這天,王秘書的辦公室走進一個瘦高個、戴眼鏡、文質彬彬的青年人,他說叫丁凱,河北工學院畢業,曾在本地一家國營工廠做過營銷部經理。李正好進來,聽了介紹,認真看了年輕人,覺得似曾相識,便上前問道:

“你叫丁凱?我們省工學院畢業?”

“我們省?您家也是河北省的?”丁凱打量著面前這個高大帥氣、風度翩翩的公司高管,心裡思考著他是誰,為什麼會這麼問。

王秘書聽了他們的對話,解釋說:“這位是我們公司的李代總,老家也是河北省的。”

李隨之點點頭,自我介紹說:“我是河北省梁山市大梁山區的。”

“你也是大梁山區的?”丁凱十分驚訝。

“你去過大梁山區?”

“沒有。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就是大梁山區的。”

李聞聽此言立即想起杏,因為迄今為止大梁山區還只有杏一個大學生,且是河北工學院的。他立即脫口而出:

“杏!你說的同學一定是杏?”

“對呀,您也認識杏?”

“豈止認識?老鄉!同一個村的。”

李幾乎可以肯定,面前這個丁凱就是杏在工學院曾經的男朋友。他透過別的同學,瞭解過杏在工學院的生活,知道她進入大學後重新戀愛。他曾經為之感到慶幸,以為杏重新戀愛了,有了新的男朋友關愛她,從此他就可以減少對杏的負疚感。不想杏竟遇到個白眼狼,此人分配工作後竟移情別戀,愛上他廠長的女兒,拋下杏,另外結婚了。可是杏仍然對他念念不忘,分配工作多年,仍然孤身一人,並未戀愛結婚。他很想了解丁凱的這段感情生活,以判斷此人的品德,決定是否錄用他。於是他對王秘書說:“這位先生,我要跟他單獨談談。”

李把丁凱帶進總經理辦公室,讓座後詳細詢問,此人果然是杏的前男友。

李很想知道他拋棄杏的真正原因和如今的情況,於是繼續追問:“不是說你參加工作後,跟你們廠長的女兒結了婚,生活很幸福嗎,怎麼也出來打工?”

丁凱見問及舊事,感嘆道:“實在一言難盡!”

他介紹說,初結婚一段時間,生活還比較幸福,岳父提拔他做了營銷部主任,還給他們購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樓房。後來父親病逝了,母親一人在農村孤苦伶仃,他就把母親接來一起生活。可是妻子容不下,說房子是她父母親買給她的,只能給他住,不能給他母親住。他說父母就他一個兒子,現在父親去世了,母親不跟他生活跟誰?妻子說,那是他的事,她不管,總之不和他母親一起生活。他認為妻子不過口頭說說,就強把母親從農村老家接了來。沒想到妻子說到做到,竟把他母親趕出家門,還把他母親從家裡帶來的東西都扔了出去。他見跟妻子說不通,就去找岳父母,希望他們出面說服女兒接受他母親,不想他們卻說這是你們的家事,他們不便插手,拒絕幫助,明顯向著自己的女兒。沒辦法,他只好把母親又送回老家,回來和妻子大吵了一場。妻子說:“你要麼和我生活,要麼和你母親生活,二者不可兼得。”他說:“你不接受我母親,我也不會接受你。”於是他離開妻子,租房另居。這樣過了半年,都不肯讓步,終於離婚。又過了半年,他決定辭職,另謀生路,便來到深圳。

李問丁凱:“你們有孩子嗎?”

“沒有。我父母親老早就想要個孫子,所以總盼著我早結婚,因為我是獨生子;她卻一直不肯生,說女人生孩子容易衰老。也許她早有預謀。”

“這個倒未必,因為離婚的事是後來發生的。”

“您不知道,因為我家是農村的,貧困些,她和她的家人一直看不起我,更看不起我的父母親。”

“那當初她為什麼肯與你結婚?”

“因為我是大學生,在我們廠也難得找到幾個。”

“你前妻也是大學生?”

“不是。初中還沒畢業就輟學了。”

“虛榮心作怪!自己學歷低,偏要找個高學歷的丈夫,不是要跟著求知識,學文化,而是給自己裝門面;這都是這種人家的女孩的通病。大約一開始她就不是真心愛你,而是為了她自己好看,提高自己的身價,不致被別人看不起,說她沒文化。”於是他勸丁凱:“這種人,離就離了吧,沒什麼遺憾的,她既然有這種思想,問題遲早都會發生。”

李不知為什麼竟對丁凱的前妻的虛榮心發了一番議論,卻並不責備丁凱的趨炎附勢、喜新忘舊、見異思遷。

“你母親身體還好吧?她一個人在農村怎麼生活?”李想到丁凱說的他父親去世了,母親一個人在農村生活,想到自己的父母親,不禁問道。

“不好。我母親回家後大病了一場,病癒後總是咳嗽,春秋天還好些,一到冬天咳喘得厲害,常要吃藥打針。所以,我要抓緊找工作,好有工資寄給母親看病。”

“好個孝子!好吧,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只要你吃苦肯幹,我會幫助你的。”

“謝謝李總!我一定不讓你失望。”

丁凱聽說李總是杏的同鄉,趁機問了杏大學畢業後的情況。李告訴他,杏畢業後分配在梁山市拖拉機廠當工程師,雖然工資不多,工作還算稱心。丁凱感嘆說:“都怪我有眼不識金香玉,虛榮心作怪,遇見一個狐狸精迷住了眼睛,不辨善惡,結果娶了個壞女人,傷害丟失了一個好女人,今生今世後悔莫及!”

聽丁凱這麼說,似有後悔和悔改之意。年輕人誰沒有犯過錯誤呢?自己也曾經犯過。於是李告訴他:“聽說杏還沒有結婚,說不定你們還有希望重歸舊好。”並叫他主動和杏取得聯絡。丁凱嘆息說:“當年是我拒絕了她,如今落到這般境地,沒臉再敘舊情。”

看來這人還知道點羞恥。李還不知道杏的真實想法,最近有沒有談戀愛,也不便深勸,只好先把他留下來。他和王秘書商量後,決定錄用丁凱,分配在營銷部上班。

丁凱感謝李能放下總經理的架子,敞開胸懷,和他談心敘舊,並且錄用了他,分配一項不錯的工作,因此對李十分敬重。進一步瞭解,他知道李總不僅是杏的同鄉,還是小學到高中的同學,他的夫人叫桃,是他的家鄉梁山縣旅遊總公司的副總經理,因此他認定這個李總就是給杏寫道歉信的李。他見李作風正派,品德高尚,在公司口碑頗好,才相信當初杏的話是真實可信的,是自己多疑冤枉了杏。

李也一直關注著丁凱的表現,見他對工作認真負責,踏實肯幹,不怕麻煩辛苦,為人謙和禮貌,頗受好評。他每月領了工資,首先寄給母親,然後再安排自己的生活。個人生活節儉有度,從不吸菸、酗酒。還經常打電話給母親,詢問身體情況,囑咐母親要注意冷暖,有病早看。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寫日記,記下當天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

李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考驗,覺得丁凱是個不錯的人,雖然他過去好高騖遠,見異思遷,但挫折已經使他接受教訓,言談話語中頗有悔改之意。如今的他,處事細心穩重,待人斯文有禮,是個謙謙君子。而且學識淵博,工作和能力都很不錯。還是個大孝子,一心牽掛著身在農村的母親。人能如此,也屬難得。他覺得如果杏願意,他們可以重敘舊情,重結舊好,也不失是一件好事。他甚至還打算把丁凱推薦給張倩,待他離開後,接替他的工作。

也許是李的熱情感動了丁凱,也許是丁凱心裡還想著杏對他的好,一天下班後,丁凱主動找到李,一番躊躇,他表示他心裡還愛著杏,希望向她賠禮道歉,獲得她的原諒,重歸於好。李說:“這是好事,我支援你。”並把杏的通訊地址寫給丁凱。丁凱說,他以前對杏傷害太深,太重,害怕直接和她聯絡,會遭到拒絕,甚至羞辱;希望李從中做些工作,然後,他再和杏直接聯絡。李當即答應他,一定幫他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