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從攤丁入畝,到銀本位與資本萌芽(第2/5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一來,六科是要受內閣管轄的。”
趙都安微笑道:
“如今沒了內閣,只有修文館,而修文館唯陛下馬首是瞻。”
二人的對話看似驢唇不對馬嘴。
但如韓粥這等聰明人,已經是眼神一動,聽懂了。
董太師不愧是老江湖,一眼便瞧出考成法的一個大弊端,那就是“壓制言路”。
因在這套設計中,本來負責彈劾的六科給事中,以及都察院御史,也都被納入考成中。
受到“內閣”,其實也就是如今的修文館管束。
如此一來,言官們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就不敢得罪修文館。
無形中,言官們被壓制了。
歷史上,張居正施行此法後,被人指責的一個罪狀,也是打壓言路,將權力都把控在內閣。
而趙都安的回答很巧妙。
若“內閣”還在,這套機制一旦開啟,那身為相國的李彥輔,將成為最大的權臣,無人可壓制。
但“舊內閣”已經沒了,如今的修文館,只有一群年輕的,沒有權勢的學士,以及一個徹頭徹尾皇黨的太師。
所有人只忠於女帝。
這樣一來,只要考成法運轉起來,那麼整個朝堂的權力,都會向女帝個人集中。
李彥輔再想用言官鉗制女帝,都會變得極為困難。
董太師沉默了下,道:
“朝中很多人會極力反對的。”
趙都安笑道:
“新政從籌措那一刻起,就註定被無數人反對的。”
董太師緩緩點頭,看向趙都安的目光,已經大為不同。
對手中那本“手稿”,也愈發期待。
“老夫觀你這手稿中,考成法只寫了小半,後面這‘攤丁入畝’,如何解?”董太師問。
還有?才一半不到?
學士們愣住了。
趙都安卻沒急著說,而是看了眼桌上的毛筆:
“墨汁不夠了,白紙也不夠了。”
眾人:“……”
董太師扭頭,目光一掃,隨手指了指後進來的幾個學士:
“磨墨,換紙。”
王猷等學士難以置信,尤其眼高於頂的王公子,更險些變了臉色。
讓他給一個草芥之身,以賣臉蛋與心狠手辣崛起的面首打下手?
門閥貴胄出身的他,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