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趙大人,太師有請(第1/4頁)
章節報錯
受教!
包廂內,韓粥重重將酒盅按在桌上,心頭百感交集。
在此之前,他從未想到過,自己竟然會被趙都安說服。
不。
不是說服,而是批評的無力反駁,如佛門高僧當頭棒喝。
正如趙都安猜想的那般,他今日的目的,本就是藉助“請教”的名義,想試圖說服趙都安,並將其拉入自己的陣營,以輔助推行“十策”。
可誰能料想,最終的結果,卻是自己反被說服了。
十策?不如狗屎!
伴隨著的,還有接踵而至的疑惑。
一個武夫官差,如何竟在這等方面,有如此深刻的見地?
此番高論,其餘學士,包括董太師都不曾能說出
卻出現在了一個“不學無術”的武夫口中,難以置信。
“使君今日棒喝,發人深省,如今看來,韓某的確如趙君所言,離開凡俗太久……”
韓粥苦澀一笑,恭敬地拱了拱手,向其行禮。
而後,終於耐不住疑惑,問道:
“卻不知,趙使君如何想到的這些?”
趙都安神態自若,施施然受了對方的禮,聞言沉默了下,說道:
“可能是我見過的太多吧。”
韓粥一怔,下意識認為,這話的意思,是趙都安起勢時日還短。
一年多前,還只是個禁軍步卒,並未脫離底層。
感觸自然深些。
此外,相較於他們翰林院這些清貴,趙都安也是個做“實事”的人。
見慣了蠅營狗苟,人心險惡……
呃,考慮到其名聲,他本身也算個險惡的人……
然而,只有趙都安自己知道,他這句感慨的真正意思,是他讀過的史書上寫過太多次。
“這樣麼,”韓粥點了點頭,繼而神色頹然:
“如使君所言,朝廷窘境,卻是又無解了。”
趙都安卻沒吭聲,無解麼?
當然不。
且不說,張居正的改良方式更適合,單說一個“錢”字,朝廷需要錢,就只有從其他人處掠奪這一種方式麼?
經濟學瞭解一下?
財富不只有“分配”一條路,還可以“創造”出來。
不過,這就沒必要與韓粥說了。
趙都安自己,也需要時間思考。
畢竟,張居正的方案雖更好些,但實際上,推行起來同樣困難重重,弊端也同樣不少。
他有個思路,就是在此方案上,再加上一些經濟學的玩法。
既然是錢的事,最直接的解決方式,當然也是搞錢。
雅間內。
見趙都安閉口不言,韓粥苦澀更甚,也沒指望趙都安能給出什麼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