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再遇董書生(第2/4頁)
章節報錯
因悶熱,掀開了車簾,二女得以左顧右盼,嘰嘰喳喳,興奮議論。
趙都安也好奇望去,見街上有不少商販,販賣各種樣式的,花花綠綠的祭神器具。
遠處,一座規模與天師府相仿的寺廟,香火鼎盛。
此刻,寺廟前頭寬大的廣場上,卻是擠滿了人。
更排起數道長龍,購買瓜果糕點。
“這是做什麼?”車外,有外地人詢問。
趙都安聽旁邊人解釋:
“此乃傳供儀式,將瓜果,香燭等物,放在盆中,從僧俗弟子一雙雙手中傳遞,一直遞到鮮花鋪滿的佛像前,便可得佛門世尊護佑……
恩,別看了,想排隊是要花銀子的,咱們可買不起資格。”
趙都安:“……”
行吧,他愈發確定,這幫和尚的確很會做生意。
馬車從神龍寺外圍經過,卻未靠近,而是朝相反方向走。
前方,出現了一座小型園林。
這就是“齋園”了,也是京城達官顯貴們聚會的場所,外圍有披著灰色僧袍的武僧隔開人群。
百姓們也默契地,不朝這邊靠近。
趙都安抵達時,看到齋園外頭,已經停了許多馬車。
好在“停車位”充沛,沒費多大力氣,便找地方停下。
下車時,卻聽見不遠處有家僕頤指氣使,要求另外一輛車讓開位子。
雙方似乎起了衝突,隱約聽到“董三爺”的名字。
於是,後者便忍氣吞聲,另尋他位。
“董三爺?”
趙盼這會扶著車廂,蓮足踏地,好奇地望去:
“是大哥曾說過的那個,什麼京圈四公子之首,董家的三少爺麼?”
旁邊。
尤金花也在下人攙扶下走下來,聞言卻是面露畏懼,擔憂地望向繼子。
“董三爺?”
趙都安愣了下,腦海中,些許記憶浮現出來。
才想起此人身份。
當初,‘他’在秦俅的引領下,一頭扎入京中紈絝子弟的圈子,得知了“四大公子”,也就是四大紈絝的名號。
其中一個,是王猷,前不久在修文館中才初次見到。
另外一個,隱隱被冠以第一公子稱號的,卻是董太師的孫輩。
長房第二個兒子,圈內尊稱為一聲“小三爺”,或者“董三少爺”。
其上有一位已外嫁的二姐,還有一位頗為低調神秘,很少露面的大哥,也就是董大少爺。
董三少爺之所以能力壓王猷,成為第一紈絝,並非因其能力超群。
而是其餘三位“公子”相較更守規矩。
如禮部尚書之子的王猷,雖也是鼻孔看人,門閥貴公子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