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思忖,便明白陛下心思。

終歸是不想自己摻和其中……故而,身為督公的他,在對待梨花堂的事情上,最好保持“神隱”狀態。

“我知道了,”馬閻停下腳步,斟酌片刻,問道:

“如今梨花堂風向如何?”

周倉說道:

“立威效果極好,那些刺頭都乖順了下來,起碼接下來幾日,會暫時聽話。趙大人立下規矩後,便離開衙門了,不知去往何處。”

這小子跑的倒是挺快……馬閻負手而立,視線望著屋簷下風鈴:

“但也只是暫時,畏威而不懷德,非長久之計。”

當下,梨花堂錦衣們畏懼趙都安,暫時恭順。

可想馴服一群野馬,只憑借鞭子是不夠的。

趙都安想真正,將堂口納入自己的班底,必須收服那幫人的心。

“卑職以為,以趙緝司的手腕和智慧,或可做到。”周倉想了想,說。

馬閻瞥了他一眼,笑道:

“只跟他抓了次靖王府密諜,就信服了麼?要知道,馭下,領兵的學問,與仗勢欺人,或玩弄心機可大相徑庭。

他過去幾次立功,多是憑細緻入微的觀察,尋契機,玩人心,誆騙,借勢……且也精於此道,可這次不同。

想令一群桀驁的武夫刺頭打心眼裡認同,歸心,是絕不能用心機手段的,所以,許多擅權謀之道的文官,到了軍中,便死活不成,只因他們無法獲得將士的愛戴和信任。

相反,最有效收服將士的法子,乃是人格魅力,可偏偏,他的名聲狼藉惡劣……

更何況,梨花堂那群人,可不是好糊弄計程車卒,一個個賊精賊精的,便是我,也難令其歸心。”

說著,馬閻也皺起眉頭,覺得棘手。

開始思索,如何才能幫趙都安一把。

但想了幾個法子,都需要他親自出面推動。

可偏偏,女帝已經近乎明示了,要他不要插手梨花堂。

這一刻,以這位“閻羅王”的經驗,也都竟一時想不出,好的法子來。

苦思冥想片刻,馬閻揉了揉眉心,忽然心中一動:

正面幫他若做不到,或許可以換個思路。

不過只恐用力過猛,弄巧成拙……馬閻略作權衡,終於開口,道:

“傳令,喚九大堂口主官緝司,來總督堂議事。”

略一停頓,補了句:

“不在衙門內的,便不必來。”

如此,八大緝司匯聚,卻唯獨少了趙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