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忍不住咳嗽一聲,說道:“諸君,今日之事就此作罷,好好回去歇息一番吧,明早段煨前來請降,後日大軍便要開拔進關中,還有許多事需要操勞。”

“諸君之艱辛,備已記於心頭,待忙完這段時間,均有細絹、穀米、牛羊、錢財賞賜與犒勞。”

“典君,待會兒吩咐膳夫長,這些天多備點參湯,為諸多長吏滋補提神。”

劉備說完,又側身對一旁的典韋說道。

“大王,何須如此,不過是處理稍許文書罷了,我等早已習慣,僅處理荊州一州之事,何有勞苦之言哉?!”

“如今只剩少許事宜未完成,頂多只需半個時辰而已,大王萬金之軀,不如先去歇息。”

眾多掾吏書佐、主記對於幹到天明恬不為意,反而紛紛拱手,勸說劉備先去休憩。

不是他們吹牛,能夠成為漢王的書佐、文書與主記,首先就是要動作快,其次便要精力充沛,能夠跟得上大王處理文書的節奏。

再說他們可是數十人處事,就算再多公務也忙得過來。

能常伴大王左右,除了貼身的親衛與隨軍幕僚,也就是他們了。

此刻也就漢王還未登壇為帝,不然他們就是尚書檯了,倘若行走在外,連三公九卿也要給幾分面子。

多少士人夢寐以求想要擠進來,可惜被鎖死的名額堵在外邊,只能眼紅羨慕的望著。

別的不說,就說那剛闢為掾吏的河內司馬懿,便三番兩次的找他們打探訊息,怎麼樣才能升遷至大王身邊的書佐與主記?

然後就有短鬚長吏輕撫他的肩膀,笑著安慰道:“仲達勿急,我乃泰山羊氏出身,為初平四年,由大王闢任,如今已有四年半,去歲方才任主記。”

“眼下天下各州郡歸附,士族、豪族競爭更勝以往,此刻出仕最多熬七年,便可為主記,若才氣過人五六年便可,只是天下平定在即,要是將來轉為尚書檯,恐怕就無此機會了。”

“不過好在仲達,汝甚是年輕,可勿急,日後若改任縣令、縣丞、縣尉,此亦為漢家六百與四百石,多沉澱於基層也是件好事,須知大王最看重此事。”

“縣令雖小,也未嘗不可任三公九卿,仲達當勉之。”

羊氏長吏的話,讓司馬仲達不禁張大了嘴,眼睛陡然瞪圓,只得苦澀笑了笑,嘆息道:“天下俊才如過江之鯽,長吏出身羊氏,且舉步維艱,我河內司馬氏又豈能一生順遂?”

“懿唯有勤勤懇懇,報大王闢用之恩,為漢家肝腦塗地矣。”

聞風而來計程車人實在太多,漢王身邊已然快擠得落不下腳了,要有官吏覺得自己才德不勝位,立刻便有人敢自告奮勇,毛遂自薦來頂替。

大漢中興在即,很快就要論功行賞,現在不佔位置,後面就更難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劉備身邊的書佐、主記、文書,還是各州郡的太守、都尉,還有功曹、主簿、督郵等人,都憋著一股勁,使勁的卷政績,就為了漢室中興,天子論功之時,一躍成為二千石,便能載譽榮歸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