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協:什麼我要出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臣們聽見這話,心裡沒好氣想道:“放在漢室還未衰落之時,你一涼州官吏敢這麼和我等諸公說話,定讓你知曉何為三公九卿之威!”
可惜這種想法只能在心裡想想,絕對不敢說出口。
朝堂官吏打壓涼州數十年,在董卓佔據朝堂之時,不少人已經吃盡苦頭了。
更別說還遇見不講理的李、郭二賊,若非這二人不喜歡在朝堂議事,只讓賈文和代替參與朝政,不然他們望都不敢望過去。
生怕多看一眼,就在下朝回家途中被涼州兵卒逮住便一頓掄打。
李傕、郭汜二賊數年來雖有收斂,不殺人不代表,他不會打人。
“賈尚書亦肩負國事,為天子重臣,如今關東有宗室逆位,關中有無準備發兵擊之?”
有大臣試探性的出言問道。
還是要摸一摸涼州賊究竟是什麼想法,以便能早做打算,不會被殺到家門口,還不知道對方想做什麼。
賈詡聞話,立刻拱手笑說道:“李公與郭公謀劃之事,豈是我所能知曉。”
“陛下與諸公皆可無需驚慌,無論關東有何等變動,關中大軍俱能應對,毋臨事而懼矣。”
賈詡先看了看朝堂的三公九卿,接著對劉協躬身伏拜道。
他眼下也是走一步算一步,沒想到漢王討平諸侯,竟如迅雷之勢,讓他失策。
如今漢中張魯投降雒陽,不僅巴蜀門戶大開,關中同樣也受到威脅。
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已然商量,倘若事不可為,便效仿董公撤退長安之舉,攜帶朝堂諸公與天子等人逃往張掖、酒泉、敦煌三郡。
最擔心的是如何平安越過馬騰、韓遂、段煨三人的地盤,成功抵達涼州最西端。
至於涼州兵卒會不會跟著一起走,那時只需散播傳言,說漢王劉玄德欲將涼州卒斬盡殺絕,以平息百姓之怒,必定有人不敢留下。
在涼州諸將尋問賈詡對策時,他先沉默片刻,接著點頭贊同。
這三人先前不和他商議,卻將打算好的謀劃來問他,說明信任早已下降了。
既然如此,他賈文和還不如找機會離去。
李傕、郭汜就算與涼州諸侯談妥,但從長安撤退到張掖,一路有數千裡之遙,變數太大。
稍微有耽擱,漢軍追兵便可迅速而至。
出此策者,無疑是異想天開,不知漢王最擅長兵貴神速,掩其不備,千里襲敵。
就算逃到敦煌又如何?
手握舊天子,哪怕跑到西域諸國去,漢軍也會緊追不捨,隨踵而至。
枯骨之賊,縱然遠遁萬里,亦無濟於事,何苦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