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七章 公孫瓚:有仇必報,有債必償(第2/2頁)
章節報錯
極度興奮下用手猛捶床榻,錘得手肘通紅,也沒感覺到多少疼痛。
待大笑過後,公孫瓚張嘴便對夫人痛快說道:“玄德與我交情深厚,如今為我擊破袁紹,數次覆軍殺將,使袁本初亦身亡命殞,無疑解我心頭之恨,報我家之仇也。”
“當初玄德羨慕我麾下有白馬三千,既然如此,我必征討鮮卑、烏桓等各部落,為玄德繳獲收納三千白馬,送到青州以報答他的誅殺袁紹厚恩。”
公孫瓚鬍鬚抖動,揚起頭高興道。
先前他就在幽州對著眾多將士官吏許下承諾,只要有人能夠斬殺袁紹,他定傾盡全力酬謝,若違此誓,必將子嗣不復。
可惜如此激勵將士,最終還是敗在袁紹手上,以為袁本初將率軍順勢攻破右北平,對公孫氏斬盡殺絕。
他已準備死戰之心,倘若徹底兵敗,便先誅殺劉虞全家好報切骨之恨,再縊姊妹妻子,以免受袁氏的羞辱。
沒想到袁軍卻止步在了漁陽郡,留下歸附袁氏的官吏與近萬兵卒駐守漁陽縣,隨即徵調大軍南下。
那時公孫瓚立馬猜到,定是青州劉玄德來援他,忍不住讚歎玄德的仁厚之心,又擔心其兵敗袁紹之手。
好在治下有叫田豫的掾吏,在他憂心忡忡之時,挺身勸慰道:“漢家自光武中興以來,無有人臣敢以私授官爵,賓客不敢以虛受,此時袁紹私刻印綬,擅用承製,可謂名為忠臣,實為竊人之盜也。”
“凡忠於漢家之吏,無不想討之,玄德公信義著於四海,此刻奮兵討群盜,天下英雄必望風歸附,此戰將袁敗,而劉勝。”
“四世三公數十年聲望,豈敵得過漢家四百年威望乎,袁紹若率大軍而起,必會以卵擊石耳。”
“公孫氏可候袁氏之敗,然後奮起幽州,為漢室誅兇討逆,撥亂興治。”
田豫無疑安慰到了公孫瓚,只要與他同樣的認定袁紹為逆賊,那便叫他欣喜不已。
中間的話雖有些愚見,但前面與後面那兩句,確實說到他心坎去了。
再怎麼說,袁本初就是漢室逆賊,先私自侵佔冀州,又戕害他兄弟,袁紹與公孫氏有切骨之恨,無論多久都難以消解。
他為漢臣還致力討伐袁紹,反觀漢室宗親的劉虞卻仍然與袁本初有書信往來,在他討伐袁氏之時,還屢斷軍糧。
若非收到老師盧植親自寫的信函,在信中辭旨甚切勸他勿誅殺劉虞,否則引起幽州豪族與烏桓、鮮卑的群起攻之,公孫瓚再三思慮下,聽從老師之言,不然早下手了。
在發兵討伐漁陽之時,竟探知玄德在雒陽為漢王,如此陡然的訊息,如同晴天霹靂當頭一擊,讓公孫瓚用好久時間才得以消化。
反應過來後,一邊派人前去祝賀,一邊欲聯手玄德共同剿滅袁氏。
袁紹雖死,但袁紹之子猶存,公孫氏有仇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