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月初八,天亮沒多久。

一陣馬蹄聲,由北而來打破了平原的寧靜。

公孫瓚的信使再次到來。

同時帶來,龐大的車隊將要抵達的訊息。

翌日,劉備率部分士卒北上,去與平原鄰近的渤海郡接收。

負責運送的掾吏田楷,立刻前來迎接。

“劉君,昔日暫別數年,越發雄姿俊偉了。”頭戴一頂武弁,臉頰紅潤短鬚的田楷,帶有明顯幽州邊疆氣息,上來便躬身行禮,緊接著朗笑道。

“多年未見,田君也依舊如故,風采不減!”劉備也笑著,回了一句。

兩人算是久別重逢,劉備的軍馬,幾乎都是託公孫瓚購運。

由田楷送至平原,因此熟稔。

在渤海重合縣,再度重聚,兩人忍不住敘聊一番。

多虧了袁紹。

思來想去,終歸冀州初定,還不是時候與公孫瓚交惡。

最後兌現承諾,將渤海郡暫時給了對方。

劉備才能透過渤海,將購來的肉食運過來。

牧畜運趕不便,路上又要耗費草料。

乾脆在北方,屠宰風乾再運輸。

好在青州近海,劉備又掌海鹽,才能醃製如此多的肉。

還用了不少食鹽,及公孫瓚的兇名做威懾,在烏桓和鮮卑人手裡購得。

參照買馬匹時,這些鮮卑烏桓的作風,不知裡面放有多少臭肉充數,但兩郡糧食短缺,暫時無可奈何。

等以後有機會,再提兵過去算帳。

漢律中的賊律明文規定“諸食脯肉,賣假肉臭肉,毒殺、傷、導致人患病者與盜竊同罪。”

既然在大漢境內,那便按漢律來算。

管他鮮卑還是烏桓,亦或什麼匈奴人。

劉備望向河畔,等捕魚業發展起來,對於糧食的負擔,又能減輕些。

時間缺的還是時間啊!

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天下之大哪都可去。

畢竟現實與遊戲異同,糧秣不能輕擊兩下就運過去,也無需擔心糧道。

實際上為了節省糧食消耗,還要在各地建立大小糧倉,以方便取用。

當下主糧多是脫殼,炒乾的稻米和粟麥,怎麼便捷怎麼來。

如果在營地,就可以用釜、甑蒸飯,搭配豆羹和肉羹以及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