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濃髯的軍吏,罵完偷懶漢,猝不及防見劉備在身後,急忙施禮。

婦人伏身割草,略有察覺,抬頭剛好看到劉備。

劉備沒有多說,直接招呼其過來。

婦人遲疑了下,才將鐮刀放下,踱步至前。

劉備感慨說道“染渠帥,半年未見,別來無恙?”

染氏低頭道“罪婦仰仗劉使君活命之恩,早已別無所求,只想儘快了結殘生。”

劉備微嘆氣。

眼前這人正是去年攻取梁鄒,舉軍投降的一方渠帥染氏。

因制止另一方黃巾軍淫穢軍營婦女,才引發了火拼,最後便宜了劉備。

自從她投降後,多有郡吏豪族力勸殺之,好報仇。

劉備不允,解釋道“染氏從樂安而來,所過之處並不濫殺,所殺豪族如按律令,殺之也無罪。”

“況且騙降殺之不祥,劉玄德不為也!”

直接將豪族的嘴堵了回去。

看著不為所動的劉備,他們也沒辦法。

畢竟劉備剿滅濟南黃巾,軍民人心歸向,還有不少豪族依附,遊俠為其奔走,吹牛拍馬的揚名。

誰敢站出來跟劉備說不?

豪族面面相覷後,都退了回去。

朝廷調令不傳,青州刺史也沒了。

劉備郡權在握,罷免升遷,都是他說了算。

還想不想為官為吏。

劉備是真欣賞染氏,丈夫幼子被縣中小吏殘害後,能強忍悲痛,隱忍不發。

直到黃巾舉兵,敢去帶路立功,報得大仇。

恩怨分明,不畏生死,有勇有謀,才能屢次晉升。

以女子之身,做到這種份上,可比新莽末年,起義首領之一的呂母。

巾幗不讓鬚眉。

劉備寬慰她道“人生如白駒過隙,在田間了卻餘生雖好,看蒼生遭難,染渠帥心有何忍?”

染氏目光有些詫異。

劉備笑了,來日方長,他不急。

曹操能撰寫求賢令,唯才是舉。

他也一樣。

敢不拘一格的擇才。

劉備非常認同韓非說的兩句話“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數百年前,小小的沛縣,難道真有這麼多猛將和治國之才嗎?

不是,只是劉邦帶著他們走到最後。

看完染氏,劉備又騎馬去了少年堂,幾月過去,郊外的幢幢房屋,已陸續修建好。

千四百三十一人,分六個區域間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