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著總把周瑜帶在身邊處理軍務也是浪費,況且廬江周氏在他出徵沛國時,傳遞了諸多重要資訊,且還迫使孫伯符對袁公路反戈一擊,可謂立有赫赫之功。
現在出徵淮南告一段落,劉備怎麼可能會不賞周氏呢。
“公瑾,你常年遊歷在江河之上,頗為精通水軍戰法,日後若平定淮揚、荊襄與交州數地皆少不了水軍出力,江河之船有往來如飛鷗的走舸,專用來破軍的艨衝和鬥艦,甚至還有四五層高的樓船,俱乃當今江河水域的霸主,但備在青州曾耳聞一種大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刃,可以破浪航行,馳於海上,船身若破則有間隔隔之,船艙能積一年糧,養豚釀酒於其中,公瑾可知其船否?”
劉備笑著問道。
別說周瑜怔住了,連旁邊的魯肅和陳群也面面相覷,他們從未聽聞有這樣的大船。
周瑜緊皺眉頭,努力回想起他看過的所有書籍卷冊,硬是找不到玄德公所描繪的船隻。
回望了眼陳群,只見他也輕微搖頭,潁川陳氏典籍雖多,但對於船舶的記載幾乎沒有。
周瑜又把目光轉向魯肅,魯子敬苦笑搖頭。
這段時間他和周公瑾關係嫻熟起來,也願意幫一把,但他家中不過鄉里豪族,即便處靠在徐州與淮南交界處,也未耳聞過這樣的船。
總不能為了交情就對使君瞎編亂造吧,這樣他寧可不張嘴。
而典韋與許褚則目不斜視站在玄德公身旁兩側,他們當然也聽到了使君的描述,雖然也好奇不已,但也不會因此開口問。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周瑜眼神瞥完軍帳,發現沒有一人能夠幫到他,面色微紅,行禮道:“瑜才學短薄,還望使君不吝賜教。”
想到先前在徐州時,還吹噓自己懂得水戰,精通任何船艘,懂得船舶的戰法,沒料到這麼快就被打臉。
劉備笑了笑,繼續說道:“備還曾聽聞在河畔邊造船容易被水沖走,可前在岸邊挖掘大坑,在其中造船,待船造好以後,再掘開口子引水入坑,船立即漂起駛進江河,公瑾認為此方法可行否?”
周瑜沉思良久,斟酌道:“瑜縱使未曾見過此法,但聽玄德公所說的確為良策,比原來在江河水邊徵調工匠夫民數百人修造大船,卻遭上流因雨勢暴漲的江河水沖走,最後耗盡財力伕力,徒勞無功要好的多。”
“敢問使君,先前造船之法與這掘土之策是何人所獻,瑜想拜見請教一番,此必為良匠也。”
劉備咳嗽一聲,解釋說:“此人或歿於黃巾之亂,我亦許久不曾再見。”
周瑜聽罷,有些遺憾的嘆氣,說道:“惜哉,不能一見。”
劉備暗想道:“我雖找不出人來探討,但能給提示讓你慢慢搗鼓,不期望造出來的大船能乘風破浪渡海,只要沿著海岸暢通無阻就好。”
遂笑道:“公瑾可願意在徐州督辦建造此船?備希望將來的漢軍不僅行於江河之上,更能行於大海之間。”
“聽聞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獻象牙、犀角、玳瑁於孝桓皇帝,便取道從海上而來,彼可往,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