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為什麼要跑到我口袋裡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備揚起馬鞭一揮,笑道:“走,隨我去見見江東孫郎。”
騎軍轟然領命,跟隨使君快馬朝東面馳去,馬蹄聲迅速消失在平原易野。
旗幟行至譙水西邊河畔,孫策由斥候彙報得知玄德公率騎軍將到,背後冒出一身冷汗。
側身對周瑜道:“幸好有公瑾在,不然此刻策將與喬蕤軍交戰到一處,必危矣。”
周瑜也有些吃驚使君的進兵速度,不過他沒表露出來,反而笑道:“善者動也,其勢變化莫測,玄德公乃盧公弟子,用兵洞中機要,剖決若神,善於出其不虞,縱使千里之遙也能瞬息以疾掩遲而來,近乎風行電掣。”
“何況龍亢還處在漕河之側,糧草軍械運輸之輕便,更是旦夕可至。好在伯符當機立斷,方才避禍就福,此非周瑜之功。”
“既然使君已至河岸,伯符不如領諸將與我一起去拜見玄德公。”
周瑜欣然建議道。
孫策聞聲沉思片刻,頷首點頭。
拉開的弓沒有回頭箭,已然是覆水難收,淮南與江東徹底回不去了,再裹足不前也無用。
還不如痛痛快快地前去拜見玄德公,還能加以恩惠。
原文在六#9@書/吧看!
孫策直接帶上程普、黃蓋、韓當、呂範、孫河、蔣欽、周泰等部將,又讓軍吏縛住張勳與梁綱兩人充當薄禮送給劉使君。
喬蕤軍中的陳蘭已歿在戰場,萇奴和劉詳逃的不知所蹤,張勳部將李豐、樂就也在先前奪兵權中殞命而亡。
孫策擔心禮太薄了,若是生擒了袁術大將喬蕤與張勳,正好帶去相見玄德公,此時卻跑了一個,實在美中不足。
周瑜聽聞後,失笑道:“袁公路所仰仗的諸將不過張勳、喬蕤、紀靈,還有伯符四人,可依我看來,其餘三人皆不如你孫伯符,劉使君愛才若渴,極善識才,東成縣高望鄉的魯子敬只聞名於鄉縣之,仍獲玄德公到訪求賢。”
“瑜耳聞在青、兗兩州更有無數鄉里小吏,被提拔成縣郡長吏,以伯符才略,玄德公怎會顧小失大?”
孫策這才止住微微憂心,帶著眾人與周瑜一起出營渡河前去拜見玄德公。
見虎賁騎的大纛麾旗而至,孫策立即下馬帶領部將程普、黃蓋、韓當等人揖禮畢恭畢敬的長拜在路邊。
劉備遠遠望到周公瑾側旁身材高大,相貌威武的青年在謙恭作揖,而孫氏部將也皆無著甲,同樣躬身而揖。
不禁輕微點頭,孫策懂得禮節知進退,那就能更好任用。
否則就得和呂奉先一樣,慢慢來敲打叫他認清現實,這把鋒利刀才用的順手。
待轉念想完,劉備翻身下馬,欣喜扶起孫策,輕撫其肩,大笑說道:“今日終得江東孫郎。”
又對魯肅、典韋、張遼、許褚感慨道:“當年諸侯討董按兵不前,唯孫文臺心存漢室奮力收復雒陽,心如金石,真漢家之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