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有人會不高興

亭風翠雨以為蕭言錦讓她們侍侯筆墨便表示要留下她們,誰知晚飯不久,蕭言錦著人叫沈瀾心過來,讓她把她們退回去。這對亭風翠雨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出來的時候,蘭府上上下下的奴才沒有不羨慕她們的,結果來了大半日又給送回去,這個臉丟得……

她們哀求的看著沈瀾心,希望她能說幾句好話。

但蕭言錦開了口,沈瀾心也不好多說什麼,叫了馬車,親自把她們送回蘭府。見到蘭姜,說了幾句歉意的話,便匆匆走了。

蘭姜臉色有些不好看,她們蘭家在平西郡是數一數二的大戶,府裡的奴才最是規矩懂事,任誰都挑不出刺,送幾個奴僕到郡府,本是臉上有光的事,結果被退回來了。想著一定是兩個丫鬟丟了蘭府的臉,厲聲喝斥道,“定是惹了府裡的貴人,才將你們退回來,說,倒底犯了什麼事……”

兩個丫鬟委屈得泣不成聲,把她們在郡府這大半日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蘭姜。

說燈草架子大得很,連沈瀾心的面子都不給,未曾試用就說不要,態度惡劣,語氣粗魯。說肅王讓她們在屋裡侍侯,燈草便坐在屋裡監督,捧著一盞茶,瞪著兩隻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她們,好似生怕她們勾引肅王一樣。她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卻還是被退了回來,她們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事?

蘭姜本就為沈瀾心打抱不平,聽了這話,越發怒不可抑,立馬就要沖到郡府去找肅王討個說法。她爹蘭太誠與肅王私交甚好,往年駐軍的糧草與兵械除了朝廷供給,蘭家也鼎力支援,在肅王跟前,蘭家是說得上話的。

亭風與翠雨死死拖住她,哭著道,“小姐,去不得呀,那畢竟是肅王殿下,是平西郡的王,為了奴婢們不值得。”

蘭姜憤憤的道,“我不是為了你們,是為了蘭家的臉面,送出去的奴僕被退了回來,傳出去,讓蘭家在平西郡如何立足?那個什麼燈草,就算不給沈都尉面子,難道不知我蘭家與殿下的親厚?”

亭風,“算了,小姐,奴婢瞧著,那個燈草是個不好相與的,咱們去的時候,她在練劍,到了跟前,理都不理,沈都尉侯了半響,她才停下來,一句寒喧的客套話沒有,直接問有何事?沈都尉說給她送人來了,她連看都沒看奴婢們,就說不要。您說,世上有這樣不通人情事故的人麼?也不知肅王殿下看上她什麼了?”

翠雨道,“奴婢雖只在郡府呆了半日,也打聽出一些事來,說這個燈草是叫化子出身,賣到肅王府做奴才,成了肅王跟前的跑腿小廝,後來不知怎麼讓肅王看上了,持寵而驕,養成了這副橫蠻不講理的性子。”

蘭姜納悶道,“她一個姑娘,如何做小廝?”

翠雨道,“小姐可記得,坊間傳聞殿下不好女色,是因為……”

亭風接茬,“所以扮做小廝,更容易接近殿下,待培養了感情,再做回姑娘,身份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了。”

蘭姜聽了,覺得不可思議,“還可以這般迂迴行事麼?殿下不近女色,不是秘密,若非如此,城裡和壩上的富戶們早就擠破腦袋要把閨女送進郡府了。這些年,殿下身邊只有沈都尉,殿下若要娶妻,沈都尉才是最佳人選。一個叫化子出身的丫頭,也配?”

亭風道,“不管怎麼說,殿下有了女人,不近女色的流言便不攻自破,且看著吧,那些曾經動過心思的富戶,又該忙起來了。殿下日理萬機,自是不管這些閑事,不都得勞煩肅王妃麼?”

蘭姜聽了這話,氣消了大半,冷笑道,“可見肅王妃也不是好當的。”

——

蕭言錦不想總見不著燈草,便規定每日早晨,燈草過來侍侯早飯,說是侍侯,其實是一道用飯,一天當中,也只有這麼一點時間,是他們獨處的時光。

燈草坐在床邊,抓了抓亂蓬蓬的頭發,有些懵懵的,雖然以前是她侍侯早飯,但昨日來了兩個丫鬟,應該用不著她了吧,想起書房那一幕,她心裡頗有些惆悵,蕭言錦是宗室親王,一應用度該有親王的排場,他的身邊會有許多人:丫鬟,小廝,婆子,管家,親衛,護衛……他待她好,捨不得讓她做事,如今她連線近他的機會都不多了。

既然不多,更要珍惜,燈草深吸了一口氣,把頭發扒了扒,隨手用發帶束起來,快快洗漱去了前院。

進了屋,卻見親衛在擺飯,她納悶道,“昨日那兩位姑娘呢?”

蕭言錦從裡屋出來,卷著袖子,“你不要人家,還問她們做什麼?”

“爺也不要麼?”

“嗯,不要。”蕭言錦笑著用手彈了彈她的發髻,彈得一歪,他便讓她坐下,重新鬆了發帶再綁過。

“為何?”燈草偏過頭問。

蕭言錦將她的頭扳回去,“別動。”他喜歡侍侯她,便是綁個發帶,也專心致至,一圈接一圈,繞出好看的紋路,一絲縫隙都不留。

“有人會不高興。”

“誰?”

蕭言錦輕輕扯了下她的頭發,“你說是誰?”

燈草不知道是誰,但肯定不是她自己。她知道富貴公子身邊皆是奴僕成群,當然她所認得的富家公子只有溫容一個,可溫容只是丞相之子,院裡服侍的奴僕七八個,屋裡也有四個,都是年輕貌美的丫鬟,溫公子有的,她家爺也該有,為何有人不高興?

蕭言錦側著臉觀察她,見她一臉茫然,知道這丫頭沒往自己身上想,笑得有些無奈,道,“上回說替你把招式補齊,今日爺有空,先補兩招試試。”

燈草一聽,高興壞了,舀了紅豆米粥放在蕭言錦面前,“爺,您先吃。”

“你也吃。”蕭言錦遞了個饅頭過去。他與她,沒有誰服侍誰,兩口子,相互幫持,不見外,不客套,自然中透著親暱,燈草或許尚未品嘗到這份靜好,他卻甘之若怡,只願有一日,她也如他一般心境,那便好了。

燈草咬了口饅頭,眯眼一笑。屋裡沒旁人,只有她與爺,好似又回到了從前在外頭的日子,簡單純粹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