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言跟李春梅挽著手走在鄉間小路上,天色逐漸昏暗,李春梅催她,“走快點。”

“那邊就是春喜家。”李春梅伸手一指。

宋書言順著看去,村裡房子大差不差,清一色的黃泥牆,屋頂是錯落有致的黑瓦。

春梅在村裡人緣不錯,一路上遇到誰都互相點頭算打過招呼。

“這是新來的知青吧?長得真俊!”路過一個大娘家門口,大娘問春梅。

春梅與有榮焉,笑得真誠,“是,她是宋知青。”

“這是張嬸。”春梅給兩邊互相介紹,

“你們這是幹啥去?”

“找啊貴叔問問,家裡有沒有新木桶。”

春梅說的啊貴叔,也在家門口乘涼,做點木工活。

張嬸和春梅說話聲音不小,他聽見了,等人快走到跟前,他停下手裡的活,抬起頭看兩人,“沒有現成的木桶,做的話得等三天。”

春梅喊了聲,“啊貴叔。”她轉頭看宋書言,像在用眼神問她要不要?

春喜聽見聲音,從屋裡跑出來,“春梅!”語氣充滿看見朋友的驚喜。

兩人因為名字都有個春字,覺得投緣,成了好朋友,下地幹活也喜歡湊一塊,沒分到一起時,還會失落一整天。

沒有現成的……

聽到這話,宋書言如聞晴天霹靂。

很失落。

她還是問了句,“打個新木桶多少錢?”

“五毛錢。”

宋書言還不太適應這時候的物價,只覺得便宜得跟白撿一樣。

她想起自己帶來的錢,一共兩百多,好吧,她也窮。

“那要一個吧。”

啊貴叔頭也沒抬,“行,做好我讓春喜送知青點去。”

宋書言伸手進褲兜,想摸一張面值最小的票子出來。

她摸出一張一塊錢,遞給啊貴叔。

啊貴叔接過錢,“你等等。”說完他進了屋,不多時出來,找給她一把零錢。

一分兩分五分都有。

每次看到面值這麼小的錢,宋書言都覺得怪有意思的,時不時還不太想花這些零錢。

回到知青點,小院飄散著陣陣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