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爺看著眼前兩本賬本,想了一下,很快就明白葉辭書的意思了。

米亦寧管著河道衙門,河道衙門呢,只要是花錢要買木材的地方都從這個林記木材行走。

明面上看,木材行是林家的,其實早就換了主子,這是米亦寧自家的產業。

再或者說,林家也從中分了一杯羹。

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還能掩人耳目。

“他這是左手出,右手進,自己拉自己吃啊!”十二爺冷笑一聲。

葉辭書用手掩了下鼻子。

雖然話糙理不糙,但倒也不用說的這麼有味道吧。

“那就是說,這是米亦寧斂財的一個罪證了?”十二爺拍了下那兩本賬本。

葉辭書嗯了一聲,但又輕輕擺了擺手。

“要是光拿著這兩本賬本去治米亦寧的罪,還真沒用。

他完全可以說這事情他不知情,將這事情撇的一乾二淨。

他會說是下面的人揹著他乾的,他也是苦主啊,被有異心之人利用自己的名頭壞了名聲。

不信你可以去查查,那家木材行肯定是掛在米家某個不怎麼讓人在意的人名下的。

別到時狐狸沒打著,還惹了一身騷,那可就不划算了。”

十二爺想了下,也覺得有這個可能。

“也是,一家木材行一年才有多少營收啊,米亦寧怎麼可能因為這家木材行冒這麼大風險呢!”

葉辭書看了十二爺一眼,呵呵笑了一聲。

“你看不起這家木材行的營收?

十二爺,您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一家木材行能幹的事情可是很多的。

只要有路子,能掙錢,商戶之間的操作手段會完全超出你的想像。

來,我們來算算啊,就算……去年的吧!

金陵這邊計量木材通常有官府專門的大車來計量。

一車的木材多少銀子官府那裡都是有數的。

去年河道衙門從林記木材行採買了三百二十輛大車的木材,並且註明這些木材都用在了河道上。

至於為什麼都從林記採買,那是因為金陵大的木材行只有林記一家。

我想其他的木材行應該都被米亦寧明裡暗裡打壓的開不下去了吧!

你看,這裡記著這筆賬呢,對不對?

而在林記的賬本上,同樣的也記下了這筆賬,三百二十輛大車的木材。

從這兩方面看,不管是進還是出,這筆賬都完全對得上。

也是在這一年,林記木材行光是木材就賣出去六百二十輛大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