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還是那個工部大堂裡。

所有的官員都到場了,太子依舊高坐在上首。

唯一不同的是,在太子坐的位置下面那個位置,也擺了兩張案几。

一身竹紋翠綠窄袖立領官袍的葉辭書端坐在左側的案几前。

她面前擺放著一摞賬本。

另一側的案几前坐著太子身邊的一個長史。

他的面前擺正已經研磨好的墨,和已經鋪平了的紙。

工部的官員心都提了起來,看這個架勢,這是查出來什麼東西了啊!

在工部大堂的門口,和那些官員身後,禁衛軍們的手都放在刀把上,時刻保持著警惕。

看著工部大堂外的漏刻到了巳時二刻了,太子身邊的喬公公躬著身子出來了。

“葉算師!可以開始了!”喬公公笑眯眯的說道。

葉辭書點點頭,隨即就拿起手邊的一本賬本。

“虞橫司主事是哪一位?”葉辭書問道。

一個身形瘦小,還有點駝背的三十多歲男子立刻走了出來。

“在下張之為擔任虞橫司主事。”

葉辭書看了他一眼後,立刻就指著賬本上的一處賬目問了起來。

“二十三年七月,內府指定虞橫司燒製一批竹報平安青瓷,這筆賬是張大人記的嗎?”

張大人一聽,趕忙拱手行禮。

“是!正是在下記的。

青瓷燒製不易,陛下又要求是竹報平安的圖案,更是難上加難。

加上內府要的急,當時的花費不少,所以賬目上看著燒製的費用就比往常要高了一些。

當時的損耗不小,浪費了很多。”張大人忙說道。

葉辭書點點頭。

沒錯,她請了十二爺打聽過了,當初這批青瓷要的的確很急,工部連著熬了半個月才把這批青瓷燒製出來。

要燒出指定圖案的青瓷難度更大。

從燒製的費用上來說,這筆費用完全對得上。

但是……

“我想問的不是這批瓷器的賬目不對。

而是支付這批瓷器的銀子是從哪邊付的?戶部嗎?”葉辭書正色問道。

張大人愣了下,很快就答道,“是從戶部走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