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衙門,水衛營勾結水匪,搶劫商戶。

你們看到的只是商戶被水匪搶了,這是每個朝代都會有的事情。

你看不到後面的影響有多大。

官匪勾結,讓商戶和百姓對官府的信服力降到最低。

讓商戶對官府的信心喪失。

有多少商戶因為被搶而傾家蕩產,商戶關門,造成了多少原本有活幹的人沒活幹,要為了生計而奔波?

朝堂又因為商戶變少要少收多少稅賦?

稅賦少了?戶部能拿到的銀子就少了。

戶部手裡的銀子少了,那分給六部的銀子是不是也少了?

那大渝還從哪裡弄銀子維持大渝的大軍用度?怎麼守護好邊疆?

怎麼?韓大學士,你也認為幹出這些事情的米亦寧不該殺嗎?”葉辭書追問。

“老夫從來都沒有說過米亦寧不該殺。

老夫的意思是,一切都有律法,既然犯法了,那就按照律法來,不可私自下令絞殺朝廷命官

安邦侯行事欠妥,損害了皇權威嚴,理應受罰。

陛下,臣認為安邦侯絞殺米亦寧,行為不妥,理應奪爵以示懲罰。”韓大學士大聲說道。

他比周大學士聰明,不想和葉辭書糾纏,只想直奔主題。

不等蕭武帝說話呢,葉辭書也往韓大學士身邊站了站。

“韓大學士,你是不是忘了一點。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道理。”葉辭書大聲質問。

“老夫知道這個道理,但是那個道理和我們說的事情無關……”

“怎麼無關了?

韓大學士,的確,你想的沒錯,辦差查案嘛!怎麼能和行軍打仗相比呢?

但你知道那個採石場造成的傷害有多大嗎?

三百一十八條人命!

你看過採石場裡面是什麼樣子嗎?

被米亦寧弄到採石場的人有從西南被騙去了的,有的是在服徭役後回家的路上被綁走的。

有的呢,是觸犯了律法要流放的犯人。

還有的是尚未成年從善堂裡出來想自己養活自己的孩子們……

他們被人戴上腳鐐,沒日沒夜的在採石場裡幹活。

吃不飽,穿不暖,累死了連張席子都沒有,直接就扔到山坳裡喂狼。

韓大學士,你看過三百一十八具被撕碎的屍首擺在一起的場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