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想著,要不公中再給添點兒吧!兩個丫頭出門子的時間隔的不遠,就怕有心人比較。

差的太多的話……”李氏小聲說道。

葉老太太哼了一聲。

“公中出多少嫁妝都是有定規的。

葉家幾代以來,所有的姑奶奶出嫁都是這個標準。

公中出一份,親朋添妝,加上親孃私下給一份。

誰讓她那個娘……

算了,公中該出多少就出多少。

另外,你再給她添個小農莊,有個三五十畝地就成。

等從京城回來,我再給寧姐兒添個大農莊。

我在淮陽不是有個大農莊嗎?那裡有個一百五十畝的地,每年的收成都不錯。

那個莊子給寧姐兒。

你要記住,寧姐兒的嫁妝要稍微不同一點。

瓜州韓家空有架子,內裡早已虧空。

寧姐兒帶多少銀子去都不夠填補的,不如多陪嫁些農莊田地,每年都有產出,細水長流的,日子總歸不會差。

至於鋪子……

寧姐兒不像辭姐兒和秀姐兒,那兩丫頭多陪送點鋪子最好,寧姐兒還是多陪送點田莊比較好。

還有,得力的媽媽丫鬟們你要掌掌眼。

蘇姨娘身邊的那種妖妖嬈嬈的,就不要塞到陪嫁人裡面。

最重要的一點,那些人的賣身契最好留在葉家。

算了,寧姐兒心思細,你回去後問問她,是留在葉家幫著她拿著,還是她帶走吧!”葉老太太細細說道。

李氏一一都應了下來。

最後,葉老太太嘆了口氣。

“寧姐兒沒有一個好親孃啊,好在有你這個母親幫著照料著也算是有點福氣。

這兩個姐兒出門子了,葉家的兩個庫房也空了不少。

回去後就通知各地的管事,繼續採買吧!

這一輩還有六個姐兒要出門子呢!”

李氏笑笑,立刻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