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繼先的妻子和巳汶小學那位下鄉支教的班主任,他們的手腕內側都有一枚造型相同的貝殼紋身。”

“……按照資料上的描述,這枚紋身是‘銀貝殼公司’內部的一個互助會的標誌。”

作為一家生物化學制藥公司,“銀貝殼公司”在M國,乃至全球醫藥學界,都有著不小的名氣。

楚瑤在盛海第一醫院實習的時候,也見過不少來自“銀貝殼公司”的藥品。

有趣的是,這家公司的名字雖然叫“銀貝殼”,商業lOgO卻是一朵帶有五條波紋的海浪。

這也是為什麼,楚瑤在看到貝殼紋身的時候,並沒有第一時間聯想到“銀貝殼公司”。

小陸查到的資料明確標註有——“貝殼紋身是互助會的身份標誌”。

只有互助會的正式會員,才能在手腕內側紋標誌紋身。

這個互助會雖然是“銀貝殼公司”內部的互助會,卻不是“銀貝殼公司”的員工發起的。

互助會建立於1999年。

在那一年,“銀貝殼公司”的實驗室總部所在地,發生了一場山林火災,導致幾座主要實驗室爆炸,上百名實驗研究員喪生。

同年,“貝殼”互助會由十位已故研究員的親屬建立,核心成員幾乎都是罹難研究員的家人。

其最初建立的目的,除了讓那些人傾訴失去親人的痛苦,更主要的是為了向“銀貝殼公司”討要賠償。

單看這些資訊,“銀貝殼公司”和“貝殼”互助會的立場似乎是對立的。

尤其在互助會的簡章裡介紹道:“銀貝殼公司”出於人道主義精神,每年都會向互助會支付一筆公益金,用於“貝殼”互助會的日常執行,但無權干涉互助會的任何活動。

到這裡為止,秦繼先的妻子和那名支教老師,似乎跟“銀貝殼公司”的關聯並不大。

可從巳汶村的突發性畸變感染開始——

擁有貝殼紋身的支教老師,與楚瑤有血緣關係的秦繼先,同樣擁有紋身的秦繼先妻子,兩隻來自境外的軟體畸變者……

太多的巧合一起出現,只可能是早有預謀。

就算那兩人不是“銀貝殼公司”的員工,這件事也一定跟“銀貝殼公司”有關。

或者說,這件事的背後一定是“深海”組織。

是的。

當楚瑤在小陸的電腦上,看到“銀貝殼公司”五個字的第一時間,她最先想到的就是“深海”。

說到這裡,楚瑤又停頓了一下。

總結陳詞:“所以,我懷疑巳汶村的感染事件,很有可能是‘深海’組織,在做某種聚落性畸變感染實驗。”

事實上,“深海”在這方面一直都是慣犯。

不論是過去,還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