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監天司嫡傳的閱讀理解(第2/3頁)
章節報錯
韓明達身子顫了顫,小心翼翼的回道:
“辯的是如何平復定州五府的糧價。”
“如何平復定州五府的糧價...”
“因糧價怒而出手,性格倒挺像雲度山,但...”
崔白真眼中閃過一道莫名的光芒。
定州之事乃是機密,除了各大勢力的高層和具體執行之人外,無人知曉。
就連他在來定州之前,也只知道定州糧價之事是朝廷所為。
幕後原因,他也是到了定州才知道。
若吳道子真是雲度山的人,至少在來定州之前,就應該知道定州糧價有異之事,何至於激憤出手。
心中有疑,崔白真瞥了一眼韓明達,往旁邊踱了一步,面無表情的問道:
“可知道他當日說了什麼?”
韓明達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
經此一遭他基本上也明白了,定州糧價是朝廷在背後謀劃。
而朝廷對著幹,將五府糧價平復一事,他是動作最快,出力最猛的那個。
自崔白真現身開始,他就一直提心吊膽。
此時見崔白真沒有在糧價問題上多做停留,他哪敢遲疑,當下就說道:
“當時那吳道子吟了一首勸誡詩,那些士子們還追了出去。”
“詩?”
崔白真本來移開的目光,再次注視到了韓明達身上。
本來想問問有沒有什麼線索,沒想到竟然是一首詩,他沉聲問道:
“什麼詩?”
詩,韓明達早有準備,或者說從陳年封城的那一刻,他就預料到了有這麼一天,將那吳道子能找到的線索全都記錄了下來。
他之所以不主動交代,是怕多說多錯,監天司的名聲在那擱著呢,不定哪句說錯了,可能就人頭不保。
陳年的那首詩,韓明達早已背的滾瓜爛熟,張口就來:
“青衿離白社,朱綬始言歸。”
“此去應多羨,初心盡不違。”
一首詩唸完,崔白真的臉色越來越凝重,他忍不住出聲道:
“初心盡不違,好一個初心盡不違,好一個吳道子!雲度山真是教的一手好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