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一三四章 。
章節報錯
第134章 第一三四章 。
縣城所用的糧種質量並不高, 較之現實中範愚所知曉的畝産要遜色不少,只是改良糧種得是個長遠些的工程,三年時間不一定能取得太大的成效。
若是想用改善農具、灌溉方式等等途徑來促進百姓的收成, 又得先親身到田地裡頭去看過系統的模擬狀況。看的書確實不少,但範愚還不太確定所知是否真的能夠在這考核當中派上用場。
是以即便最為重視農事,範愚最先的選擇還是先確認縣衙所掌管著的糧倉狀況,至少也要保證存糧能幫百姓撐至收獲之時。
好在系統也知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在這上邊設定什麼困境來做刁難。
糧倉存糧足夠, 甚至有些超出範愚的預計。
於是第一道命令便成了, 統計縣城內孤寡老人與失怙幼童的情況。
縣城裡頭滿地汙穢, 遇上炎熱的天氣, 不止氣味難聞, 也容易因為極差的衛生狀況帶來病症,影響到百姓的健康。再加上穢物並非全然沒有用處, 收集到一處再經了處理, 用於耕種是再好不過。
想要一舉三得,範愚所要做的不過是以少許存糧作為工錢, 請些青壯年來在縣城各處搭建起公廁, 再請些體力不足以種地卻還能勝任簡單工作的孤寡老人, 作為各處的管理人員, 同樣回報以存糧,好避免老人變作餓殍。
命令剛一傳達給師爺, 系統便自動加速了這模擬空間的時間流速。範愚立在縣衙當中,仰頭便可以看見快速的日升月落,天色變幻了數次之後又回歸了正常狀態,正是在告訴他,外界已然有了改變。
只消踏出縣衙往外走上一圈, 便能夠看見縣城可謂是煥然一新的衛生狀況。
系統的考量大約只注重範愚的決策,於是給他營造出來了最好的執行效果,連百姓的觀念和習慣,也在沒有獎懲的情況下,在短短數日之內實現了轉變。
原先雨後泥濘的道路加上滿地的汙穢,此時已經清理一空,晴天有人走過時雖仍免不了揚起塵土,卻要幹淨太多。
三年其實不短,但照著系統空間這樣的運轉方式,時間實在流逝得很快。
而說是為期三年的考核,興許是想著方便宿主的自我評估,實際上每年末系統皆會設定一次等級評定,從吏治清明程度到百姓生活水平,從縣城賦稅收繳情況到兵役情況,面面俱到,分了十數個門類來對這場考核做出細致的評價,甚至還給附加了評語指點,好教範愚在第二年的模擬當中有所改進。
第一年末的僅有三處甲等,並行六處最為遜色的丙等,到次年末的丙等盡皆消失,甲等增添四項,評定等級的變化見證了縣城狀況的快速好轉,也見證了這位新任知縣治理能力的飛速進步。
事實上,即便只是虛擬空間的模擬“為官”經歷,對人的鍛煉也非苦讀書可以媲美。
隨著在系統空間當中越發得心應手,範愚在現實當中的課業壓力也大大減小。從接觸策論到文章逐漸能被先生拿來大為贊揚,他的進步可謂極大。要想在下回會試當中下場一試,也有了些把握在。畢竟旁人可沒有系統這樣的神奇助力。
現實裡不過過去了數月功夫,這場模擬考核便臨近了尾聲,最初還隱隱有些不大自信的範愚,到了這時已然對能夠透過考核成竹在胸,有些放鬆下來。
只是次日再入空間,原本運轉良好的縣城便出了場頗大的動蕩:
“不好了,決堤了!!”
報信人一身泥水,狼狽不堪,滿面絕望。
百姓賴以生存的末水沒能抗住雨季的傾盆,堤壩被猛漲的河水沖出了裂縫,隨之而來的便是這道口子的快速擴大,全然來不及搶救便演化作了決堤。
兇猛的河水伴著瓢潑大雨,捲起一地塵土,變得渾黃,沖進了百姓又細心侍弄了數月的農田,也淹沒了不知多少戶人家。
習慣了一步步順利推進的範愚,猛然間意識到了自己的疏漏——只以為萬事人力可及,一切都可以靠努力來改變,卻忘了還會有天災的沖擊需要時刻有所防備。
此時再回想,其實又能意識到打從最初進入這處模擬空間時,系統所給出的背景設定便在預示著天災的可能性。如若不然,又怎會有師爺那句“今年收成不及往年一半”的介紹呢?
唯一還能教範愚感到慶幸的,便是系統的模擬機制。
這處空間的環境模擬雖說真實,時常出現的時間加速還始終在提醒他這是處考核空間,避免了虛幻與現實的混淆。此時乍然出現災難,也避免了他沉浸入疏漏導致災難的後悔當中,還能夠冷靜地思索應對方式,甚至又在腦中快速回憶讀過的無數書冊。
於是範愚得以在最初的慌亂過後再度沉著起來,難民與作物的搶救、災後的安置,可謂是個大工程,處處都需要仔細考量。
已經連綿了許久且可以預見近期不會停止的陰雨天又為之增添了不少難度。
好在這場決堤是發生在了進入縣城後的第三年,才不至於寸步難行。
之前的兩年時間,讓範愚成功在這縣城當中積攢下來了些“家底”。
存糧充沛,即便這一季的作物毀去大半,日子也不會如第一年般艱難。絞盡腦汁發展縣城經濟的結果,便是城中富戶的數量也翻了一番,更不必提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系統的時間快進更是分毫沒有影響到百姓對於新來的年輕知縣的態度變化,從不大信賴到民心所向,其實只花了範愚一年時間。
此時再想以立碑鐫刻富戶貢獻為由,請其捐銀來幫城外農戶度過難關,再以城中工事換取災民的勞力,以糧食作酬,便不算是天方夜譚,頗為可行了。
富戶既得名,也未損多少利,何樂而不為呢。
構想當中諸事順利,範愚正要下達命令,又猶豫起來。災情的出現便有他雨季忘了命人加固堤壩與定時巡視的疏漏在,此時越發怕有些什麼疏忽讓災情再生變故。一旦這處空間的時間流速被調整,再想回過頭補救便難了。
再三思考,又在原地踱了數圈,大約是想到了現實當中葉質安的存在,範愚終於靈光一現,尋到了疏漏——
大災過後必有大疫。
倘若方才草草下令去救援善後,等待他的便是疫病的橫行、百姓的苦難,以及這場考核最終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