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次場,風雨(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次場,風雨
準備的時候範愚是有好奇過柳無的模樣, 可真正到了第二場入場之時,照舊瞧不清楚。
還是離天亮都有許久就要進場,即便順著點名的聲音望過去, 他能夠看見的也只是團夜色包裹的身影而已。
不說模樣風度,便是高矮胖瘦或是年紀都分辨不出,於是只好有些遺憾地走進號房裡邊。
有第一場的經驗在,清楚發卷都要等到夜裡子時,範愚這會兒頗為輕松。
逼仄的環境已經熟悉, 甚至因為離上一場考試才隔了短短一日, 不必再度清潔一遍周圍, 他要做的事情還又少了一件。
足足一天的功夫, 只需要收拾整理被搜子翻亂的考籃即可, 時間充裕得有些過分。
於是索性直接將木板拆了下來,拿外袍墊在身下, 不顧及姿態地仰躺了上去。
屈膝來避免蜷縮身體, 雙臂則枕到腦下,範愚開始望著前不久還被蛛網織滿的號房頂上發呆, 試圖藉此來消磨時間。
比起第一場時候還傻愣愣地坐了會兒, 此時的表現自在太多。
就是可惜自在也不會讓時間加快, 等又一次到了子時, 範愚都已經仰躺著睡過去了好幾回。
真正發卷子的時候,卻不如前次自如了。
四書已經學了多年, 五經卻不同。
雖有系統的虛擬講授者,又有現實中的府學與遊學經歷在,所知的勢必比不上浸淫時間更久些的。
範愚鋪陳開來卷子的動作因此而小心翼翼,明顯帶著緊張意味。
跟著祁連先生研究《春秋》的時間最久,於是對著剛拿到手的空白考卷, 範愚的視線最先去看的自然也是《春秋》題。
原本還以為會是對他而言最容易些的,真正瞧見考題之後,他卻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些。
“冬,會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於齊。”
出自《春秋·僖公十九年》。
範愚是有先生指點教授,可出卷的主考卻是柳無,同樣是祁連先生看重的弟子,甚至跟隨學習的時間還遠比他長,在最擅長的一冊裡邊出題,自然不會出道多容易的。
考題只陳述了一小段歷史,《春秋》雖向來被贊是字字針砭,真要考生在短短幾個時辰裡邊就此來作文章的難度卻有些大。
就在這句上方的,出自《尚書》的“弗詢之謀勿庸”,顯然就要容易不少。
想到自己好歹還有先生的數月教學與治經所得的文章在,範愚在感嘆師兄下手毫不放水的同時,不由也對旁的考生生出來了些許的同情。
這題雖難,倒也不至於將他考倒,只是鄉試有限作答時間的分配上邊,需要仔細估量一番了。
而隨著視線下移,一句“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又讓範愚皺起來了眉頭。
《易經》算是他在五經裡頭最為不擅長一些的,拿到卷子之前就已經有了些心理準備,這會兒倒只是習慣性皺眉而已。
範愚於是暗暗給這兩題劃分了最長的作答時間,一覽完全卷之後,終於攬了攬衣袖,開始磨起墨。
墨塊在硯臺上慢悠悠打圈的同時,腦中則是開始構思起來第一篇文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