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

相比《論語》,《大學》的篇幅要少很多。

祝赫的縣試結果還沒出來,範愚就已經結束了《大學》的學習,轉而開始讀《中庸》。

等祝赫從族老等人的包圍中脫身,回到課室裡便瞧見範愚正捧著書在讀。

“阿愚可願嘗試一番縣試題目?”發現範愚的學習進度後,少年開口問道。

範愚正開著經營模式,被祝赫的話打斷了學習,他抬起頭來看向他,眼裡帶著疑惑:“可我才剛開始學四書月餘。”

“無妨,只試一試已學了的部分便是。此番縣試的四書題,我可都還記得清清楚楚。”

先生這會兒也已經擺脫了門口眾人,剛走到課室門口便恰好聽見兩人的對話,於是又捋了捋自己的鬍子,面上掛著還沒消退的笑意,附和祝赫的話道:“十二郎不妨一試,應下來可還能有本科案首手把手教你如何破題。”

範愚倒不是擔心做不出,如今聽見祝赫提出來只考他已經學了的文章,便也點頭答應下來。

正好他先前還在遺憾,模擬了流程但暫時無法親眼瞧一番龍門之內的場景。

雖說進龍門要等到他自己下場考縣試,趁現在體驗一番真正的縣試題倒也是個不賴的選擇。

祝赫於是取來紙,揮筆寫下了三場考試中涉及到《大學》與《論語》的題目。而後將其中之一遞給範愚,令之作答。自己則另取一沓紙,立著開始默自己的答卷。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

題目出自《論語》中的《泰伯》篇,僅取前半句,後邊還有一句“其餘不足觀也已”,意在告誡人戒除驕傲與吝嗇。

範愚才剛意識到科舉的殘酷,與先前自己都未察覺到的輕視,眼前就被擺了這道題。

他的《論語》早就背得滾瓜爛熟,釋義也牢記於心。

可到現在瞧見題目、回想起釋義,範愚才發現自己不過只是記住了而已。

說是學完了《論語》,卻並不能照著學到的東西來反省自己身上的缺點,對文章的呼叫也僅僅是在受到考校之時,遇到事情卻並不能夠真正照著其中的道理來行事。

完全學著書裡的話自然不可取,但範愚在開始作答之前,還是決定,將來要時常回頭讀一讀已經背熟的文章。

既能溫故知新,又可反省自身,何樂而不為呢。

答卷之時不可能寫大字,都是用的蠅頭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