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放心,只是正常味道

醫館名為懸濟堂,取的是懸壺濟世之意。

與常規的醫館設在街邊店鋪不同,宋臨於鬧中取靜,直接購置了一整個民居院子來充作醫館。

靜歸靜,就是有些難找。

因為範氏宗族在城外的緣故,範愚和祝赫對長寧縣都不是很熟悉,能順利找到懸濟堂還多虧了旁人的指路。

再加上長寧縣也不過只是江南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縣城,人少,得病需要看診的更不多,醫館的院門口因此顯得空空蕩蕩。

順著幽深的巷子走到底,才找見懸濟堂。

醫館未作誇張標識,只在普通民居的門上掛了塊匾,上書名字。

範愚才剛感嘆了一句,原來宋神醫的書法與醫術一般出彩,就聽見指路的嬸子介紹說,匾上懸濟堂三字乃是出自葉小郎君之手。

範愚回想了一番那位小郎君的年紀,不得不承認世上興許真的有天才存在。

不過才相差三歲,他還在苦練大字,落筆只能說是端正,四書也還沒讀完,而葉質安的醫術卻已經比肩普通的老郎中,一手字已經能教人感到驚豔。

向指路的嬸子道完謝,範愚跟在祝赫身後推門而入,一抬首便瞧見了師徒二人。

今日除卻範愚與祝赫,並無人上門看診。

宋臨仰躺在一張木製躺椅上,一手執書,一手搭在額際遮擋陽光,看起來格外悠閑。

一邊讀書,口中還在唸叨著“大醫精誠”。

少年則是聽從師傅的吩咐,正在院子裡專心致志地炮製藥材。

宋臨時不時還會轉頭看一眼葉質安的進度如何,每看一次便含笑點一回頭,看起來對小徒弟的操作格外滿意。

院門本就虛掩著,方便上門看診的病人。

祝赫推門時也就沒有發出什麼聲音,並未打擾到師徒二人。

站在原地看了一會兒葉質安炮製藥材時行雲流水的動作,範愚才出聲向宋臨打招呼:“宋神醫,煩請您再給看回診。”

兩人這才發現有病人上門。

宋臨放下書走入屋中,葉質安則在原地收拾完手中的藥材,又替師傅收好躺椅與書,才跟在後邊進到屋裡。

而祝赫,聽到一聲“再”,已經皺起來眉頭,輕聲問道:“阿愚竟不是頭一回來看診了麼?怎麼我竟全然不知?”

宋臨向來不記病人模樣,倒是才進門的葉質安解釋道:“義診時師傅給這位小郎君瞧過一眼。”

範愚點頭附和:“上回宋神醫來範氏宗族義診,堂哥他們帶我去看過診,但未抓藥,是以祝兄並不知情。”

說話間,範愚已經順著宋臨的指引在他面前的位置坐了下來,左手擱到了脈枕上。

宋臨的手指剛搭上範愚腕間片刻,就皺了皺眉頭,似乎想起來了點什麼。

於是將目光從腕間轉移到範愚身上,同義診那日一般上下打量一番,道:“小郎君身子要比義診之時壯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