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他懂個屁的打仗

見皇帝心意如此堅決, 眾人也不好再勸,只心裡尋思著禦駕親徵也有不同的徵法,有的是皇帝親自策馬迎敵、沖鋒在第一線的,這顯然不適合他們的皇帝, 有的則只是呆在後方指揮的, 主要是想體驗把親臨一線的刺激感。

他們尋思著,到時候不如給嘉寧帝弄不定皇帝一高興, 就乖乖地呆在後方了。

……

段雲楓的先鋒軍自長安沿渭河一路西行, 需經過鹹陽、興平、武功、扶風,最後抵達鳳翔城。

他們這一路先鋒軍全是騎兵, 且只帶了幾日的隨行口糧, 主打一個靠奇襲取勝,為了全速行軍, 他們並沒有帶攻城器械,一旦打起攻城戰他們必定會陷入劣勢。

然而這一路,倒比段雲楓預想的順利多了。

與李冀昌、孫皓邯這些於亂世中廝殺出一條血路的軍閥不同, 這些州郡的守官都是些屍位素餐的前燕官員。

他們之中有許多人甚至連戰場都沒上過。

段雲楓自晉州出發的第三日, 抵達了毗鄰長安的鹹陽城。

在聽聞前線斥候來報,說漠北鐵騎距城門已不足二十裡時,鹹陽刺史想也未想, 當場收拾金銀細軟, 倉惶地帶著家眷出逃。

城中百姓見刺史都逃了, 一時以為是哪路起義的土匪亦或是反王打進來了,也跟著望風而逃。

段雲楓大軍抵達鹹陽時,鹹陽已是門戶大開的空城一座。

段雲楓讓士卒與戰馬在鹹陽城中補給一番, 又一路奔襲七十餘裡,於當夜抵達興平城下。

興平刺史看著城外如同黑雲壓境的連片漠北鐵騎朝自己奔襲而來時,早已嚇得六神無主,還未等段雲楓下令攻城,他便已命人開啟城門獻降。

隨後興平刺史一邊獻上自己的刺史符節,一邊聲淚俱下地痛罵安有良,試圖與對方劃清界限。

聽聞僅不到一天時間,段雲楓的先鋒軍便不費一兵一卒地奪下了鹹陽與興平兩座城池,武功太守連忙召集了手下幕僚商討對策。

在一片堅守不出與投降段雲楓的爭辯聲中,忽然有一人大聲道:

“末將潛心鑽研多日,已摸索出專克漠北鐵騎的兵法,願率一萬人馬出城迎敵,定叫段雲楓大敗而歸。”

說話的此人名叫王循禮,是武功太守帳下司馬,他對所謂的當世名將諸如段雲楓、韓虎等人不屑一顧,堅信自己有著不輸太宗皇帝的軍事才能,只是一直未得良機施展自己的抱負,也正是因為自己一直沒有出山,才讓段雲楓這種人有了成名的機會。

王循禮平日最愛與武功太守談論天下局勢、用兵之道,談起許多知名的戰役時,王循禮更是口若懸河,一副若自己當主帥定能扭轉乾坤、轉敗為勝的豪邁氣場,因此與懷揣著一腔熱血抱負的武功太守一拍即合,他也深得太守賞識,武功太守不僅認為王循禮有不世之才,也將武功的軍隊都託付給了王循禮。

聽聞王循禮想要出城迎戰段雲楓,武功太守當即興奮道:“循禮果真有破敵之道?”

一幕僚立即勸道:“段雲楓最擅野戰,晉軍的漠北鐵騎絕非浪得虛名啊!一旦到了平坦的地勢,那騎兵沖陣起來我軍如何抵擋得住?將軍不如堅守不出,這樣段雲楓便無法發揮騎兵的優勢了。”

誰想,那王循禮卻自通道:“段雲楓所率的前鋒軍不過五千騎兵,有何可畏懼的?我自有克敵之法!”

武功太守此刻已是一點反對意見都聽不進去了,當即拍案道:“好,好,好!我有循禮,如伯牙遇子子期,此生無憾矣。”

當即撥了一萬人馬給王循禮,命他出城引戰。

……

武功城外,段雲楓本已琢磨起了攻城之法,卻聽聞手下斥候匆匆來報,說方才有一隊人馬從武功城中浩浩蕩蕩地駛出,已在渭河前方的丘陵下擺起陣型。

那陣型瞧著倒是十分不尋常,以前從未見過。

“莫非還能是什麼烏龜王八陣不成?我倒要親自瞧瞧。” 段雲楓嗤笑一聲,率領幾十名親信爬上那丘陵,親自觀摩王循禮擺下的陣型。

他只見那步兵方陣的最前方,竟站了數千頭耕地的牲口。

而每兩頭牛的身後都拖著一輛戰車,這些牛和戰車在步兵與騎兵佇列前方組成了一個牛車陣,用以防禦漠北鐵騎沖鋒。

段雲楓的左右親兵已然笑得直不起身子,“將軍,他們這是想做什麼?”

段雲楓騎在馬上,觀望著下方荒誕的景象,十分努力地控制著自己的面部肌肉,才沒有笑出聲,“這陣法倒是許久未瞧見過了,這武功城中不知請來了哪路高人?”

左右親通道:“想來這位‘高人’定是上了年紀,竟連牛車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