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白虹。”微微一怔,子姍看著小羽嘴中卻不由的念起這個名字,她的心中竟然還對白虹帶著點點牽掛,二人一面未見,也不知她為何對白虹如此情深,竟然久久無法忘卻。 “邊關?”子書皺眉,微微思索,而後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對著小羽笑道:“也罷,我們的初衷也是去那邊關之地,只不過我們所去的陣營與你不同,我們的初衷是去邊關征討那八國賊人,將其趕回域外

。”

“恩?”小羽看著子書,卻不由的眉頭一皺,淡淡道:“你們乃是這片大陸之上的子民,自然也會為自家的未來所考慮,可是現在整個上官白家之留下我一個人,這天下是誰的對我而言,已經一般了。”

“小羽……”子書看著小羽,眼目之中卻多了幾分計劃,他忽然一笑,看著小羽興奮的笑道:“小羽,你師父不知道你哥哥的下落,我可是知道,你聽不聽?”

“什麼?你知道我哥哥的訊息!”小羽剛剛還在為難,可是忽然聽見子書開口,不由的周身一顫,她驚疑的看著子書,目光中是欣喜,是懼怕,是迷戀,是思念!

“子書!”子姍忽然開口,卻不由的眉頭緊皺,上官白虹的訊息她亦知曉,可是她卻為何不提?有的時候,一個結果比一個期待要殘忍的多!此刻她見子書開口,立刻想要阻止。

“我哪裡騙過你?你哥哥的訊息,我的確知道,他……”子書一臉的笑容,落在子姍的眼中卻是那麼的刺眼,她猛然雙目暴睜,爆吼而出。

“子書!”

那聲音非常的憤怒,連四周樹木之上的枝葉都震得沙沙作響,片片落葉飄飛,她的雙眸之中卻多了幾分淚花。

子書與小羽皆俱驚愕,看著子姍,子書卻亦帶著笑容,道:“姐姐你這是幹什麼?你雖然是白虹哥哥的未婚妻,可是你也不能一人獨佔他的幸福啊!要知道,小羽也是他的妹妹啊!”

“小羽,白虹哥哥此刻就在邊關,他乃是當今的狀元郎!此刻正徵兵域外,如若我們此時去,或許還能助他一臂之力。”子書開口,卻讓一旁的子姍不由的驚愕,她看著子書,雙眸之中卻多了一些什麼。 “什麼!哥哥是狀元郎?”小羽驚喜,看著子書,卻激動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她神色之中滿是喜悅,其內心的興奮溢於言表,不過她有微微皺眉,對著子書問道:“可是哥哥為什麼要去考那狀元郎?難

道他還不知軒轅升龍踏平我上官白家之事?他怎的認賊作父?” “小羽你這樣說就是你的不對了?”子姍開口,卻淡淡一笑,對著小羽道:“剛剛是姐姐太過激動,你莫要見怪,只是你哥哥離行之前特意交代我們不要暴露他的身份,他此刻喚作白欞峰,明面上是狀元

郎,域外徵戰的大將,可是其內在卻是上官白家的遺孤,他此行之所以去邊關,我們也不得而知其中的原因,不過我想我們到了那裡肯定就能完全知曉了。”

“白欞峰?”小羽輕輕品味這個名字,卻不由的神色一震,雙目之中帶著絲絲黯淡,“以白為姓,靈入木,乃是死的意境,峰字卻是代表我的父親,哥哥這個名字,卻也是起的有心了。”

小羽嘆息,卻對白虹的思念更為濃烈了,她望向邊關方向,神色怔怔。 “其實白虹哥哥的所作所為也有他的道理,他與你不同,你有上官白在背後支撐,強大的力量做後盾,可是他卻什麼都沒有,他只能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慢慢的靜待時機,他此次科考,竟引得諸聖齊鳴,

身份立刻就攀升到了半聖之地,可以說,他此刻所說的話就是金口玉言,無人能反駁!”

“他之話語就是民意,就連那軒轅升龍都不敢對其如何,他在金鑾殿之上與錢惶惶對言語之利,卻將他氣的吐血,還使得軒轅升龍免他跪拜之禮,如此成績,著實讓我動容。”

子書開口,神色之中的震驚卻沒有半分的虛假,他剛剛進得禦皇帝都就從孫風的口中聽說了此事,亦在一些酒樓飯館之內聽到了一些閑雜碎語,對此沒有絲毫的懷疑。 “諸聖齊鳴麼?看來哥哥真的是比我強的太多太多,他竟然都見過了軒轅升龍,明明知道那是自己的仇人,卻依然能忍住自己的殺意,不被其識破,要知道,軒轅升龍乃是天元強者,只要他有絲毫的異動就會被看穿,可是他卻做到了,得到了軒轅升龍的信任,恐怕他想要做的就是這樣,被軒轅升龍一點點的信任,然後在他最放鬆的時候給他狠狠一刀!哥哥的所作所為真的費心了。”小羽嘆息,神色之中

帶著深深的清楚。 “應該是如此,否則白虹哥哥也不會如此忍辱負重。”子書開口,看著那烈日初升卻彷彿自己都得到了新生一般,這個夜晚,他經歷了近十數年都沒有經歷的一切,可是他卻是如此的開心與喜悅,沒有絲

毫的疲憊。

“那我們還等什麼?立刻出發吧!”小羽站起身,看著那枝葉上的點點露珠,雙目之中滿是欣喜與期待,三人立刻啟程,趕赴邊關!

孫府!

一枚血色的利箭劃破虛空,直接消失,孫風看著那已經放明的天空,神色之中卻帶著濃濃的擔憂,他獨自一人站在庭院之中,卻不由的自語:“能做的我都做了,現在就看你的機遇了。” 這一日,孫風去上朝,卻未見軒轅升龍,太監傳話,聖上昨日因國事繁忙,太過疲憊,取消今日早朝,這一切看似自然,可是那些大臣心中都很明白,這不過是一個藉口,那皇宮之內還有點點血跡,一

晚上的時間,那血跡都未擦淨,可見昨日戰鬥的激烈,各自心知肚明,卻又不開口點明,可謂是十分的默契。

翌日清晨,軒轅升龍蹬殿上朝,卻直接頒布幾條聖旨就早早退朝,讓那些大臣都來不奏本。 這聖旨也無非是幾條,就是撥兵域外,糧草先行,火速趕往邊關,還有一些閑雜等事,就在當日,一個龐大的軍隊昂首而行,三十萬大軍,宛若一片烏雲遮天一般,壓向函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