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歪打正著(第1/2頁)
章節報錯
仁壽宮
太后頭疾犯了,剛要回寢殿休息,恰巧皇帝過來請安。
今天的招待宴,她打算出席給晉王牽牽線,奈何身體不允許,見皇帝過藉機便問,“蒙國皇子跟公主的婚事可有著落?”
一個要自己的心肝肉,一個要自己最得意的臣子,皇帝心情沒好到哪去,“朕剛好想問問母后您的意見。”
不管世族或是重臣,哪個願意將女兒送到塞外受苦。看今天貴女們的打扮就知道,以往進宮個個爭奇鬥豔,今天恨不得裝病扮醜,據說在御花園就上演不少好戲。
皇帝的意思,想從後宮或寒門官眷中挑位適齡女子,晉封為公主嫁給格爾泰,以結閔蒙之好。
太后聞言微微皺眉,“哀家雖不問政事,但格爾泰之前的行為,倒也聽說不少。此人不容小覷,開口就要昭華,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你選個沒身份地位的,即使被封為公主,怕他也不會輕易同意,反而不利兩國締結盟約。”
皇帝正有此擔憂,但要挑個位高極重的,心中又有顧忌。
從自個身上掉下來的肉,太后哪能不明白皇帝的心思,何況她當年參與扶子奪嫡。
“哀家瞧著韓王家的永明郡主不錯,梁安侯的嫡幼女也跟格爾年紀相當,皇帝你二者擇其一即可。”
韓王妃是皇室長公主,自幼在太后身邊長大,性子好琢磨拿捏,而且皇室享受平民百姓所沒有榮華富貴,自然也得比常人承受更多的責任,再者韓王統領的宿衛軍負責京都的安全,跟北境相隔千里之外,即使有野心也鞭長莫及。
至於梁安侯,爵位高但沒有野心,而且兒子得皇帝青睞點了狀元,要他獻個女兒出來有何不可?
皇帝沒什麼意見,“還是母后考慮得周道。”
給格爾泰擇親還好,畢竟是女嫁男娶遠赴塞外,可給平陽公主找駙馬就不同了。
太后心裡有分寸,只是道:“給平陽公主招婿,事關朝中臣工,哀家就不多嘴了,皇帝你心裡權衡便好。”
她起身回寢室,誰知突然趔趄一下,皇帝忙向前扶兩步,送她回寢殿。
太后咳中帶喘,握住皇帝的手帶著顫抖,“哀家老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皇帝讓周福海宣太醫,“母后福澤深厚,必能長命百歲。”
“免了,天天看還是這樣。”太后面露愁容,“最近總是夢到先帝,估計是大限將至。”
“母后多慮了,不過是些小毛病而已。”
“哀家都這把年紀,也是時候去陪先帝了。”太后說著說著,突然話鋒一轉,“皇帝處事穩重大度,哀家也沒什麼留戀的,唯一惦記的就是先皇后的囑託。她臨終前將晉王託付於哀家,不成想後面出了這種事,晉王妃也薨了,留下晉王孤零零的,哀家下去以後實在無顏見先皇后……”
不覺間,老淚涕零。
皇帝這半年來身體也不好,加上幾位皇子不得聖心,聽太后提及先皇后時,亦深有感觸,“晉王確實該再納位王妃了。”
他猜到太后的意欲,可要是把平陽公主許給晉王……
“我看就由皇帝你主持,出身高低無所謂,但要賢良淑德,能夠照顧到晉王的,對繼子女視如已出就行。”
這倒出乎皇帝的意外,但他沒說什麼,“母后說的是,朕儘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