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川張縣令跟黃員外,早早在馬場外恭候,提前安排好眾人的住宿。

黃員外是富戶,見識廣眼界寬,加上有張縣令動員,已經同意將自家馬場讓出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黃員外即使有損失,但畢竟家境殷實,咬咬牙能撐過這場災難,可附近的村民就不行了,全家老小都指望地裡的收成,旱災本來就收成銳減,如今還要遭鴨子嚯嚯,個個都著急上火。

晉王剛入住,就有很多村民聞訊前來請願,想求官府高抬貴手。

其實,他們並非不知蝗蟲的危險。說是請願,不過是想謀個活路罷了。

那晚偷天換日的計謀,就是老五給出的,保住了晉王的性命,晉王對他的信任深了幾分,他不想面對這群刁民,順手將這棘手的事交由老五處理。

雷五召集所有的村民,“各位父老鄉親,我們千里迢迢到來,就是為了抗擊蝗災,盡力保住大家的收成。我們的鴨子都是訓練有素的,不會亂吃大家的莊稼。”

他頓了頓,接著朗聲道:“王爺體惜各位的犧牲,為表彰你們對朝廷的支援,決意免除二成的稅糧。如果失收嚴重,上交國庫的那兩成,將來也由王爺兜底,你們說好不好?”

莊戶人家雖然見識淺薄,但也是個會算賬的主,免徵稅的或許還有條活路。眾人低聲商量著,但日子還是捉襟見肘呀。

自古民怕官,他們不敢再多說什麼,但支吾著就是不願走。

說來說去,還是怕地裡顆粒無收。老五潤了潤嗓子,“各位,你們都是閔朝的百姓,朝廷不會眼睜睜看著你們受災而不理的。若你們真的顆粒無收,官府會想辦法發你們救濟糧,保證人人都有份。”

這是天災,比起漠北的百姓來說,他們起碼還有份希望。若村民再不知足,非要橫加阻攔的話,那真是過分了。

好話說盡,村民還是不願意走。

這就說不過去了,老五心中不快,但臉上沒顯露出來,“這次是天災禍及全國,咱們上川首當其衝,朝廷也想多補償你們,可北境還有幾十萬人等著救急呢,朝廷沒那麼多錢糧呀。將心比心,換我我也不願意自家莊稼遭嚯嚯,可總得有人要做出犧牲,總不能眼睜睜讓蝗蟲禍害掉,也不願讓幫忙的鴨子下地吧?

你們做出的犧牲,朝廷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且不說遠的,只要我們保住了後面的,起碼你們還能買得到糧食,不至於活活餓死吧?可如果不同意,後面的州地一旦失收,別說你們捱餓,家人孩子該怎麼辦呢?”

這一席掏心窩的話,讓村民動搖了。張縣令緊跟而上,說了通很煽情的話,對村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再三保證道:“請你們放心,王爺一諾千金,他答應的免徵跟救濟,絕對不會反悔的。”

緊接著,里正跟村長也站出來,拍著胸口保證,說到動情處眼淚都止不住,“各位,這已經是朝廷最優的補償方案,大家都將心比心呀。”

都到這份上了,那幫村民還是裝聾作啞,死豬不怕開水燙。

旁邊的蘇禾看著都著急,趁人不注意朝老五使了個眼色。

這幫鬧事的村民,像極了無理取鬧的醫鬧。他們不是聽不懂,就是想利益最大化,但做人做事得憑良心。你越是處處忍讓,他們越是得寸進尺。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

老五早不想忍了,接到蘇禾的指示,頓時翻臉無情,直接黑臉對張縣令道:“既然村民寧願讓蝗蟲禍害掉,也不願意配合朝廷的安排,那該徵多少稅糧,必須按時按量交待,少一兩都不行。”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時候憐憫跟同情心,真不能亂用。

張縣令連連擦汗,連半個不字都不敢說。

頓時,村民炸鍋了,“憑什麼讓我們交稅呀,地裡又沒有收成。”

喜歡侯門惡婦又開始得寵了請大家收藏:()侯門惡婦又開始得寵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