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們在給喜歡的老師普及這些奇怪的東西的時候,效率比誰都高。

許瑤第二天就拿到了這份報紙。

不論是排版還是文字的功力深厚程度,當然沒有公開發售的報紙的精緻和稽核嚴格。但是這份報紙的內容卻讓許瑤有些感興趣。

這是現在這些孩子們,對於目前社會狀況的一些真實看法。

有些文章看上去還比較客觀,但是有一些就比較過激。這些十七八的孩子們已經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並且也成長到了,有一定自己思想的年紀。所以對於很多事情,只要有了自己的看法就想要表達。

其中有幾個文章的文風,讓許瑤感覺很熟悉。因為在這些文章裡,一些表達方式和自己班上的學生有些相似。這些學生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是當地比較富裕家庭的孩子。他們被送來,是為了學習一些東西以後管理家族。並且他們家裡人很多時候的真實目的,只是讓他們來鍍個金,只是這些孩子反而是學了一些東西以後,學校裡比家裡自由。就關注那些家裡人不讓關注這東西,寫這些在家裡絕對不敢提的抨擊政府的文章。

“許先生,你看看就行,千萬別說給校長他們啊!”,他們把東西給了先生,現在才想起來先生到底是學校這邊的,又開始感覺到不安,怕出事兒。

“知道了,放心吧!”她拍拍其中一個小子的頭,“只是這樣的東西,還是有些偏激,你們看見這樣的東西要有自己的想法。。”

“嗯嗯。”幾個人點頭點了簡直像小雞啄米。

沒了課,許瑤開始整理信件。

有些是最近收到了的訂購的報紙,有些事朋友們從遠方寄來的信。自從穩定下來以後,她也是試圖和國外回來、自己家裡人不熟悉的這些朋友,進行一些通訊。

朋友介紹朋友的,還認識了了幾個筆友。

其中有個王一先生,說話很風趣,對於現在時事的一些分析也比較透徹。兩個人,你來我往,交情倒是漸漸變深了。信中表現出來的這個人的形象,是個很有見識的先生,而且他的字型雋永又帶著些鐵骨,很容易給人好感。

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的,盼望著這樣隔好幾天才能來一封的朋友的信,也是生活的一些小趣味。

本來許瑤以為日子就是這樣,風平浪靜下去。

不過顯然她還是天真了一點。

之前學報的事情,還是被別人知道了。而且是直接被捅到了市政府那裡。

“先生先生,這可怎麼辦呀。”其中一個學生下課時哭喪著臉對許瑤說,“前幾天已經來好幾波人了。我們在學校裡面租的房子,都已經被查抄了。”

“你也參加了?”,她有些不解,因為這可是班上出了名的老實孩子,而且家裡也並不是多富有,來上這個學也不容易。

這孩子的眼神有些閃爍,“班上只要稍微知道一點的都參加了,畢竟這樣的事情是多有號召性的事參加的人多呀。”

事情當然沒有接下來就向孩子們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年紀尚小的學報的主辦人們,一個一個的把自己的隊友們全部交代了出來。不過他們這份學報辦的時間還不長。也沒做什麼危害社會的事情,僅僅是關了幾個帶頭的人。

不過這件事以後,他們學校這個班也停了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