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皇叔登基(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少爺離家出走的事情在蘭陵蕭家很是沸沸揚揚的鬧了一陣。聽說一向沉穩不苟言笑的蕭老爺,這次在書房裡摔碎了七七八八好幾個平時下人清掃碰都不給碰、自己日日擦拭的收藏。
但是,真正到了最後,傳出的訊息。是勒令讓院子上下的人都住了口,對外公佈了三少爺馬上要向外遊學,尋訪高師去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滿腹經綸之後,才好回家繼承家業的訊息。
那天在院子裡鬧過了一場的王夫人和丈夫二人在蕭老爺那裡吃了一場癟。現在蕭夫人在自己的院子裡連侄女的婚事都沒什麼心情去操心了。她憑什麼去操心?連自己的兒子都這樣離家遠去了。
三少爺走的當天家裡就派了人,往邊關去了。不過時至今日都快三個來月了,夏日都已經過去,也沒有收到來自三少爺的一封回信。大少爺寄回的家書說他未曾見到三弟前來投奔。
徐瑤作為霜期姑娘在這院子裡最近過的是越發的好了。因為本來她已經是小姐陪嫁大丫鬟,在和她同為大丫鬟的秋露,竟是被小姐找了個由頭,打發到外頭去了。
本來楊夫人聽了女兒要打發丫鬟以為是要讓她成家給她配個人。但沒成想女兒拒絕了,直接的就把這姑娘發賣了。
秋露被關到柴房的當天,徐瑤曾半夜偷偷去看過她。不過問來問去也不知到底是哪裡得罪了小姐。秋露是個老實人,平常溫溫善善,和誰都不得罪,笑起來也是一副老老實實讓人欺負的樣子。這樣的人其實可能要熬很長時間才能出頭,但是絕對不會落到像這樣的境地的。每當不當值,徐瑤就隔著柴房的縫隙,陪這個跟自己一直共事的女孩子談話,要發賣的姑娘是要在柴房或者雜物間關上幾天的,最後一晚徐瑤換了班去陪秋露。那天晚上沒什麼光透過縫隙,徐瑤都看不見秋露的臉。知道最後才聽見秋露哽咽的聲音說:“小姐,本來是打算讓我做通房的。怎麼這麼快的?就要發賣我呢?”
哦。
徐瑤忽然懂了,她想起那日小姐笑意盎然地對她說的話。她不斷地在勸徐瑤或者說是在她的大丫鬟,日後要做通房,要給她做助力。但是她的一個丫鬟裡答應了,要給她做助力做通房的,最後一個都不會被帶到王家去。
即將要新婚的待嫁娘子。即使是丈夫她不喜歡,也不會拱手把丈夫讓給自己身邊的這些小丫鬟。如果是專門用來準備給丈夫的小丫鬟還好。大丫鬟是蕭小姐用來當心腹的,如果存了異心。小姐怎麼去任用她們?
楊夫人後來又塞了幾個姑娘過來。有幾個千嬌百媚,有幾個很聽話。對這幾個人,小姐倒是沒什麼異議。也沒什麼要把她們發賣的意思。
這大丫鬟倒是沒有再提一個上來。整個房裡,現在地位最高的丫鬟就是霜期。當年相遇的春夏秋冬,四個人現在一個都沒了,只剩一個霜期。現在的幾個後來小丫鬟名字也不按春夏秋起了。小姐說,大丫鬟有一個就夠了,底下再配幾個小的好得很。沒人和要出嫁的姑娘爭吵這些事情,於是也就按這些安排了。
時間又匆匆走了幾個月。又是一年春日,自從三少爺也走後,也沒有人再和她說京城和邊關的情況,徐瑤這幾日日夜夜心裡念想的也就是嫁到王家後,她該如何自處?蕭小姐的嫁妝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本來商量好的是要在蕭家這邊大辦特辦。到王家那邊後再辦的簡樸些。三少爺的事一出,王夫人倒是沒什麼心思給她大辦特辦,一切都是楊夫人一個人在上下打點,也就按平常該有的對院子進行了裝點。
那天的鞭炮響徹了蘭陵城,新郎官就穿著紅袍上門來接新娘了。
從蘭陵到棲霞,這一路一點都不近。兩地一個在南一個在北,送親的隊伍裡,還有特地聘請的鏢師,楊夫人給女兒花了大價錢,這一路都要熱鬧喜慶、平平安安。
轎子裡鋪了軟墊,抬轎的人也儘量選了當地最有力、抬轎最穩的。但是這一路走來還是晃的蕭小姐腦仁子疼。霜期他們這些在路上跟著走的丫鬟小廝也覺得腳上都磨了不知道多少個水泡,趕路很是辛苦。
一路上風塵僕僕的,總算是到了王家,這樣遠的路途其實也算得是遠嫁了。如若不是王家的條件實在是不錯,也虧得楊夫人捨得將女兒這樣嫁出去。王家的裝扮,並不像王夫人提前說過的那樣寒酸,反而是該有的也都有了,想來王夫人也只是怕侄女的預想過高。下人們先騎著快馬一路佈置好了新娘來之前的一切,新娘子到的時候先是在當地找了在酒樓下榻。重新梳了妝,拜了堂成了親。
一擔一擔的嫁妝到了王家,眾多新朋好友匯聚一堂。王家娶兒媳,一切都安排妥當了。一場熱鬧的婚禮結束,但宴席還沒結束。
人們仍然會在廳堂裡吃著酒,順便還在這宴席上交往人情關係。幾家人走得近的更是推杯換盞好不快活,新郎也要在廳堂上陪著客人。
這一場宴席快到尾聲了,霜期陪著小姐呆在房裡,喜婆和新郎一起來過,已經摘掉了新娘的蓋頭。但是在此之後。新郎還得去陪一下滿堂的賓客,陪嫁來的人也得去盯著小姐的嫁妝都送到哪裡去了。只有霜期一個人還呆在房裡。她的手被小姐緊緊的握著,蕭小姐平時天不怕地不怕,此刻卻很緊張。把霜期的手拽得很緊,緊的指甲印都留在這雙手上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新郎還不來,天色漸漸暗了。
不管怎麼說也到了喜宴結束的時候。
“霜期,你去打聽一下。他怎麼還不來?”新娘到底是存不住氣。
霜期本來是半跪在小姐的婚床前的,此刻總算是能站起來,開啟門往外走去。走出了小院,按照來時的記憶,她試圖找到去前廳的路。
走在看見王家的丫鬟來來往往的,竟然拿著祭拜的東西。
她趕忙上前,輕輕擋住一個。
“這位姑娘不好意思。我是蕭家的。勞煩借問一下,你拿著這些東西,可是出了什麼事?”
王家的僕人個個都是好脾氣,此刻更是笑意滿滿都堆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