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歲卻感覺父母也提不起什麼勁頭。

晏聽禮走後,時躍在家中捧著茶杯,突然感慨一句:“我怎麼感覺,我和則呈沒我想的那麼熟呢。”

時歲正在門口修剪綠植,聞言轉頭去看。

黎茵則端著剛烤好的糕點過來:“怎麼?”

“今天我問他記不記得大學時候,一起逃課吃過的燒烤,他表情都像想不起來了。”時躍嘆口氣,“真是歲月匆匆啊,現在說起來是親家,卻也找不到當時的感覺了。”

黎茵已經洞察出一些什麼,只是得不到論證

她沉嗓道:“你當時和我打包票,說晏董是你大學上下鋪的鐵杆兒兄弟,人特別好,我才放心讓歲歲住過去。你現在又說不怎麼熟了?”

時躍撓頭:“以前確實挺熟的啊。”

他從來就是一根筋,因為人仗義,朋友也多,遇到困難也是鼎力幫忙。

“我看你就是自作多情。”黎茵冷哼。

時躍尷尬地抿口茶:“但他不也爽快答應了嘛,還讓歲歲住了本家,和小禮同吃同住,能說沒感情嗎?”

當時情況緊急,他京市的房子也不得不抵押出去填債務窟窿。

時歲又臨近高考,實在沒法跟著他們換地方。

學校食宿條件都不好時躍又實在不捨得女兒去吃苦,才腆著臉找了昔日好友。

晏則呈給他的回應是,他剛好在學校邊有空的房産,可以讓時歲住過去,再配個阿姨照料。

時躍滿口答應,也沒想到,幾天後,晏則呈又改了主意,說晏夫人,也就是宋婕,想讓歲歲住到晏家,更能細心照顧。

這份情誼可就很重了。

時躍心中感激,這麼些年都竭盡全力報答和感恩。

從他口中得知這些事,黎茵放下盤子:“這些事你怎麼都沒和我說過。”

時躍:“...啊?”

黎茵擰眉:“既然他第一反應是讓歲歲住外邊,後來為什麼改主意?”

“晏夫人說要讓歲歲住過去。”

黎茵嘀咕:“反正我是覺得怪怪的。”

女人總有一種冥冥之中的第六感。她覺得不對,但說不上來,只覺胸腔發悶。

聽了父母的對話,時歲才知道,原來中間還有這麼一回事。

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真是稍微差一個環節,她都能和晏聽禮毫不相幹。

晏聽禮將去京市的時間定在初五。

出發前兩天,黎茵給她準備了要帶去送給周栩妍的特産。

“但你去小禮家,媽媽是真不知道該給你準備什麼東西。”黎茵苦笑。

自古就有門當戶對一說。

她雖然喜歡晏聽禮,但一旦涉及結婚,其中的規矩就多了。

晏家整個大家族,她一點也不熟,包括晏聽禮也沒多提那邊的關系。她打探不出什麼,只能透過去網上搜尋八卦新聞來瞭解。

這難免讓做母親的有些不安,生怕時歲去了受委屈,而她毫無辦法。

時歲懂得母親的隱憂,玩笑般寬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