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vs傳染(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思意不想讓張舒莞參加家長會,不過是因為張舒莞話太多,她很喜歡找班主任或者任課老師問成績,聊起來能聊一個小時。
陳思意壓根不知道這事有什麼好說的,而且聊完之後,張舒莞心情也不會很好,她總愛問她,為什麼別人成績比你好這麼多。
張舒莞這人,社交還算不錯,總能跟別的家長打成一片,聊的內容也是她不想聽的,來來回回都跟別的家長誇他們孩子成績真好,回來就說要她多跟人家學習。
陳思意是真的不愛聽這些,後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有些同學就注意到這一點,總愛跟她開玩笑說:“陳思意,家長會你媽又要來呀,你還不考好點,到時候你媽又要罵你。”
一句開玩笑的話在陳思意眼裡,就跟大白天見鬼一樣瘮人,有點難受,又有點丟臉,好像大家都知道,她是個被家長盯得很嚴的孩子。
很早的時候,她就在想,怎麼能擺脫這一切,擺脫這些束縛。
陳思意沒回答,張舒莞也沒真要壓著她答話,她不容忤逆的留下一句:“寒假一個多月,去上幾天補習班。”
陳思意抬起頭:“我不去。”
如果換作是以往,陳思意或許會順從的,但這一回,她用著很堅定的語氣說出這三個字。
像是脫離線的風箏搖搖欲墜,好像要牽不住,張舒莞被她語氣弄得愣了下:“你這是什麼態度?”
陳思意沒想過要跟張舒莞爭吵的,她用著平緩的語氣做著最後的決定:“我有我自己的學習計劃,我不想去補習。”
有一次叛逆,就會有第二回,忘記是在那本書上看見的,人要有勇於說拒絕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被別人牽著走。
總是過分的聽取別人的意見,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自己的思想,變成一個軀殼。
她覺得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她自己知道。
張舒莞臉色更難看,被她氣得不輕,半天沒話說,最後怒氣沖沖的留下一句:“隨你,反正你現在覺得自己挺有本事的,我也懶得管你,愛幹嘛就幹嘛去。”
話落下,張舒莞往房間走,而後留給陳思意的,是一道重重的拍門聲。
見怪不怪。
陳思意覺得自己已經習慣了。
但好像,那會兒的情緒,變得也很奇怪,習慣了,但莫名其妙又會很難過。
“你媽的話,你別往心裡去,這幾天她心情不太好,說話重一點,明天就好了。”陳文舟安慰著,“洗手過來吃飯先。”
陳思意:“好。”
寒假的第一個晚飯,是在一片寂靜中度過的,吃完後,陳思意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她寫完一套卷子後,她突然沒有學習的心思,握著筆在草稿紙上塗塗改改。
寫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在草稿紙上寫了些什麼東西。
門被敲響,陳思意回過神來,她打來一條縫隙,站在門外的是陳文舟,他手裡握著杯牛奶,問著:“我可以進來嗎?”
情緒不太高,但陳思意也不會甩臉色,她點了下頭,“可以的。”
陳文舟把牛奶放下,叫她趁熱喝,神情顯然是有些緊張。
陳思意知道他要說什麼,見他沒開口,自己倒是幫他做開場白:“想說我家長會那件事做得不對,是吧。”
陳文舟笑了下:“你還挺有自知之明。”
其實她知道這事不太對,但也是下下策,沒辦法,她要跟張舒莞說別去開什麼家長會,張舒莞不可能會聽她的。
陳文舟不是來興師問罪的,他很開明的跟她說著:“我知道你不想讓你媽過去,是怕她問你成績,你這點心思全都寫在臉上了。你媽這個人確實是有點急躁,做事也比較強勢,但她出發點也是為你好的,馬上就要高考了,她也希望盡最大可能給你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沒有哪個父母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的。”
道理是這麼說,陳思意都知道,但知道沒有什麼用,該有的情緒還是會有,“我不想去補習,這事是認真的,沒有賭氣,我這個寒假計劃都做好了。”
“不想去,那就不去,我等會兒跟你媽好好說說。”陳文舟回著,看一眼時間,接著說,“你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確實不應該過多幹涉你,畢竟路是你一個人走的,但是有些話,該點撥的還是要點撥,上回家長會的事,不是一件大事,但是做人不能用這麼極端的做法,以後有什麼事情要商量,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陳思意不知道要說什麼,只能回一個字:“嗯。”
陳文舟起身:“時間不早了,寫完卷子早點休息。”
陳思意點點頭:“好的。”
“對了,微信給你轉了兩百塊,學習累了,明天下小區樓下逛逛,別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裡悶著。”陳文舟走幾步,回頭跟她說,“還有,別晚上一個人躲在被窩裡偷偷哭,實在過不去,你跟我說,我拿你媽微信給你道個歉。”
“……”陳思意想笑,她想說你真不怕媽媽揍你。
陳思意眼睛亮了亮,嘴角揚起一抹笑:“我才沒有那麼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