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半仙7(第2/2頁)
章節報錯
和真正遠嫁的姑娘不一樣。雖然大家都覺得楊春梅嫁的不近,但比起那些從千里迢迢的外省嫁到爛朝門來做兒媳婦的姑娘們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的事情。
楊春梅的婆家,同樣在地處偏僻的本縣農村。那是一個被爛朝門的人們認為是“老鷹不拉屎”、但卻山清水秀的窮地方。不是爛朝門人們內心盲目的優越感在作怪,平心而論,無論是其地域的偏僻程度,還是人口的稠密度、以及人們在生存和勞作的難易程度上看,爛朝門在這些方面的優勢,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雖然,楊春梅婆家和爛朝門在以上幾處無法相提並論,但要論風景的秀麗與地勢的險要,爛朝門還是隻能甘拜下風,俯首稱臣。
如果說爛朝門那些平緩的坡地,足以讓一輩子生活在平原的人們歡呼雀躍的話;那楊春梅家四周那些奇山迤石和懸崖峭壁,絕對會讓他們望而生畏、歎為觀止。
和眾多一家一戶散落在大山深處的人家一樣,楊春梅家的環境十分符合大眾的審美。房前是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從人口密集的上游,途經楊春梅和幾戶鄰居的家門前直通下游的峽谷。
楊春梅家的房子建在半山腰,房子背後是巍峨的大山,大山中間恰到好處地開了一個豁口。豁口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類似彎月一樣像南延伸的彎溝。稀稀落落的人家就在那些彎溝處紮下了根,沿著山下的峽谷一路向南,二者既遙遙相對,又相互依託。直到一個陡峭的懸崖出現,峽谷也隨之結束。
峽谷的盡頭就是全縣最大的水庫——鷹嘴崖水庫,水庫旁的大公路是幾個鄉鎮通往縣裡的交通樞紐。穿過鷹嘴崖水庫,就屬於爛朝門地界了。
和前些年沒生到兒子的弟媳唐一清一樣。因為只生了四個女兒,楊春梅的心裡備受煎熬,她不僅常常要看丈夫家人的臉色,還要面對來自左鄰右舍的明嘲暗諷。
不過,好在楊春梅的孃家強大,兄弟姐妹經常出面幫她打氣。雖然楊春梅的左鄰右舍不敢明目張膽欺負她,但是背地裡搞些小動作,說些諸如“絕戶頭”之類損人的缺德話,也是防不勝防的事情。畢竟,在農村沒有兒子是硬傷。
楊春梅很好強,常常為此非常頭疼,每次回孃家總免不了給大家訴苦。
兩年前的秋天,楊春梅因為柴山地的事與她的大姑姐家鬧意見,氣得幾天下不了床。
一個好心的鄰居幫忙代信到楊家大院,楊鄉長犯了難,悔不當初。
楊春梅和丈夫劉紅軍是表兄妹成的親,所以楊春梅的大姑姐實際上也是楊鄉長的親侄女,楊鄉長表示此事不好介入,表示還是等他們自己處理比較好。
楊大雷不願意了,他一聽姐姐受委屈就火冒三丈,不顧楊鄉長夫婦和唐一清的勸阻,當即找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壯漢,帶上砍刀,就直奔三十里路外的姐姐家去了。
楊春梅的大姑姐——劉紅真嫁的是楊春梅家山背後的鄰居,和弟弟一家成天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些年,因為弟媳婦楊春梅總不生兒子,劉紅真意見十分大。她認為弟弟和弟媳要不生個兒子,父母留的家產最後都會成為外人的,就想著從弟弟和弟媳那裡分一些父母留下的遺產。
“柴山地”其實就是長了各種雜樹雜草的荒土坡,一般散落在道路的兩旁,或是莊稼地的四周,主要為人們提供一年四季的燒水和煮飯的柴火,在農村佔用舉足輕重的地位。
關於那塊有爭議的“柴山地”,兩家人原本是劃出了邊界的,就在楊春梅家房子後面。
因為兩家的“柴山地”彼此緊挨在一起,時間一長,用作劃分界限的石頭被泥沙掩蓋,幾乎就看不出來了。這兩年,劉紅真就趁著自己收割柴山地的時候,一點一點越界到弟媳家收割柴火,讓楊春梅很是憋屈。
又到該收割柴火的時候了。楊春梅讓丈夫劉紅軍出面去給姐姐劉紅真說說,兩家重新確定一下界限。
未完待續——
喜歡爛朝門請大家收藏:()爛朝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