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楊若蘭說,那件事情發生在盛夏的時候,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當她在眾目睽睽之下,終於鼓足勇氣把那件埋藏在心底的秘密身臨其境地講給親朋好友聽時,大家在片刻目瞪口呆之後,就是各種質疑和猜測。

有人懷疑是楊若蘭做的夢,儘管楊若蘭一次次鄭重其事強調絕不是夢。

有人懷疑是楊若蘭在打胡亂說,但立馬有人站出來反駁對方,說若蘭不是那樣的孩子。

更多的人懷疑若蘭是和王家大院的王老婆子一樣看見鬼怪了,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尤其是楊鄉長夫人,她堅信自己的孫女兒是看見了不乾淨的東西。因為老人們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老體衰的老人因為陽氣不足,很容易看見邪氣的東西。

其實,楊若蘭能夠爭取到在大家面前講自己那個秘密是不容易的。首先,她得過自己心理那道坎;其次,才是擁有作為一個孩子的發言權。

因為不讓小孩子在大人們聊天的時候插嘴,是楊家女人們根深蒂固的習慣。好在楊鄉長比較開明,並沒有拒絕給長孫女楊若蘭這次發言的機會。

“還別說——很多迷信的東西,現在科學都無法解釋呢。書中有說是‘第六感’也有說是‘特異功能’,具體是什麼原因,還有待於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此時此刻,聽楊若蘭講故事的所有知識分子中,只有教書先生楊老大模稜兩可地表了態。

也許是因為若蘭的故事裡提到了楊家妯娌吵架的事情,大家都是一副顧左右而言他、諱莫如深的樣子。

像巴金的《家》一樣,家庭成員多了,彼此之間因為性格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楊家的兄弟姐妹和幾個妯娌之間,也免不了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敲角。這對於楊鄉長夫婦來說,是一件尤為頭痛的事情。儘管如此,楊家人在大是大非上,卻是十分團結和拎得清的。

譬如有一次,老三老四兩兄弟頭天剛打了架。第二天老四在集市上和別人打架時,老三立馬上前幫哥哥對付外人。

“哪裡有戲子,我們看看去?”幾個小朋友聽了楊若蘭的故事,好奇心上來了。

“走!”

一群半大孩子突然起鬨,跟著楊若蘭一窩蜂朝後院的竹林跑。

秦青青知道,楊若蘭一個人是害怕去後院的竹林的,因為那裡一直是她心中的禁地。

楊若蘭不是怕長眠在那裡的曾祖父祖母。因為她明白,祖輩們都是會庇護自己的子孫的。她是怕曾祖祖墳塋後面的那個古墳墓。

後院的古墓裡由來已久,一些老人說古墓裡葬著位明朝的大官,也有說是清朝的。具體是什麼朝代的,誰也說不清。反正自打大家出生以來,那個古墳墓就一直存在。

古墳墓的位置在坡的上半部,實際上已經出了竹林的位置,離楊若蘭曾祖父祖母的墳塋大約十來米遠。

說是古墓,其實就是一個石頭鑲嵌的深坑,一眼望上去裡面黑洞洞的,很是瘮人。老人們說是被盜墓人弄成那副樣子的。

古墳墓的下面就是若蘭家的菜地,因為樹木的遮擋,菜地常年曬不到太陽,糧食幾乎沒有收成。唐一清就乾脆種些辣椒、白菜等小菜。

每次楊若蘭和媽媽唐一清去古墳地裡幹活,或是獨自去採摘小菜的時候,心裡都七上八下,怕得要命,惹得唐一清總是教訓她。

孩子們在後院沒發現戲子,就在竹林中的牛棚裡玩起了遊戲。

那個牛棚是楊鄉長家早年間養牛的時候蓋的一間小房子,現在大家不養牛了,就空置了起來。

“快跑,孩子們快跑,牛棚要塌了——”正當孩子們在牛棚裡玩得殺聲震天的時候,在床上午睡的楊春梅突然在夢裡大聲喊叫起來。

幾個在屋裡聊天的女人聽到楊春梅喊,以為她在做噩夢呢,剛想把她叫醒,卻看見楊春梅的眼睛分明是睜開的。

女人們正奇怪,聽到屋外打牌的客人吵了起來

“你作弊,這次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