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用久了,就得保養。保養無用,就只能報廢。

人也一樣。

一旦上了六十,各種老年病就找上門來,時不時就得去醫院修一修。

年過八旬的毛小丫也不例外。

不知道是不是爬山的時候風大了一點,接下來的日子,一直不停咳嗽,醫院跑了好幾趟。

好不容易趕在過年前給治好了。

過年胡吃海喝好些天,胃腸炎又給弄出來了,上吐下瀉。

她難受,孩子們看著也好過不起來。

大家一合計:得嘞!你老人家還是回京城吧!

至少,京城離醫院近,各種配套設施齊全。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不過如是。

大家都走了,只有毛豆豆留了下來。

目標只有一個,修繕板橋溝的祖宅。

說起板橋溝這房子,毛小丫和毛豆豆對它的感情,沒有人可以理解。

哪怕是居住的可能性不高,毛豆豆還是堅持要修繕。

推倒房屋,在原來的地基上重建,預算大概也就在幾萬塊左右。

對於毛豆豆來說,這點錢並不算多,困難的她沒有辦法全程監控。

為此,毛豆豆不得不專門讓馮燦從他的傢俱建材城裡面調個專業人士賀軍來給他看著。

人家賀軍看到毛豆豆家那個已經半坍塌狀態的青瓦房,整個人都不好了。

也給了毛豆豆無數個修繕方案,可人家毛豆豆就是堅持,就是要那份原汁原味。

他能怎麼辦?

他也很絕望啊!

倒不是毛豆豆住膩了高樓大廈,想要換換口味。

而是青瓦房在毛豆豆看來,是塗抹在故鄉的重點符號,是描繪在故鄉的一抹鄉愁,也是鐫刻在故鄉裡凝重的親情。

這棟毛大柱老爺子用汗水和泥土築起的,為他們三代人遮風避雨、日餐夜宿的青瓦房,是毛大柱老爺子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他留給毛豆豆最後的東西。毛豆豆是真的割捨不下。

現在,大家都盼著住進新樓房,享受著便利的生活。

毛豆豆卻越來越懷念那些簡單的快樂,那些有些苦澀的回憶。

在毛豆豆看來,在瓦房簷下聽雨是最愜意的事情。

蹲在簷下,仰視著從簷前垂下的雨瀑,是毛豆豆整個童年最簡單的快樂。

代表著最溫暖的鄉情、最優美的風景和最硬朗的風骨的青瓦房,毛豆豆不容許絲毫的走樣。

專業人士就是專業人士。

憑著地基的形狀和走向,以及毛豆豆不甚專業的描述,賀軍居然完美複原了毛豆豆心目中的青瓦房。

當然,只是圖紙和模型。

不過,毛豆豆已然滿足,且擁有了不少的信心。

監理可以找個專業人士,可施工方總不能從京城拉過來。

窮鄉僻壤,沒事總愛嚼舌根。

毛豆豆要修繕板橋溝舊房子的訊息,就跟長了翅膀似的,很快飛向了十裡八村。

羨慕嫉妒恨的,不知凡幾。

多少人說毛家祖墳上冒青煙,雖然香火都斷了,可人家兩丫頭,比男人能多了。

當然,也要一些酸話傳進毛豆豆耳朵裡,但毛豆豆不過是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