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可以做到最好。

他沒有辦法辜負他們的信任。”

掃雷隊的兄弟們也第一時間給張楚道賀,張楚的研究成果第一時間分享給了掃雷隊,皆大歡喜。

因為張楚的成功,倒是讓很多軍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對掃雷隊趨之若鶩。

研究和創作一樣,都是要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的。

閉門造車,終究一事無成。

李校長也三番五次的跑到張楚家裡,口口聲聲說張楚是他們學校的人才,他的出走是學校最大的損失,挽留張楚的意思很明顯。

張楚卻無動於衷。

他本就心思敏感,做不到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再說了,各大軍校都開始開設這門學科,以他現在的專業水平,去哪兒不行,非得回到拋棄他的地方?

是不是傻?

顧老爺子看著新聞裡面那個面露喜色,鬥志高昂的年輕人,哪有當年站在老夥計身後,畏畏縮縮的樣子?

他升職加薪,找到了自己的路,做出了利國利民的貢獻,成為了科技帶頭人。

一樁樁,一件件,都好像在一個個巴掌,拍在顧老爺子臉上。

你以為的好,並不是別人需要的。

從此以後,顧老爺子心裡就有了一根刺,這根刺叫做“道德綁架”!

那天開始,顧老爺子養了兩只鳥,一缸魚。

並不是他突然愛上了寵物,愛上了大自然,而是開始修身養性,給自己找藉口慢下來。

遇到有人找自己拿主意,顧老爺子也開始婉拒。

“兒孫自有兒孫福。”

“年輕人就讓他們自己去闖。”

“吃一塹長一智,撞到南山就會回頭。”

······

這都成為了顧老爺子的口頭禪。

顧老爺子越來越佛系,身邊的人卻越來越多。

除了三天兩頭就會來一趟的福伯,顧三爺和顧磊有事沒事兒也會去顧老爺子身邊轉悠轉悠。

有時候,還會帶著孩子過來。

顧三爺就是一個中文教授,能力一般,對孩子的教育卻抓得很緊。

顧三爺家的小姑娘雖然年紀不大,卻很是懂事兒,小小年紀就很會照顧人,還說自己以後要當一個白衣天使。

聽到小姑娘不算夢想的夢想以後,顧老爺子第一次沒有任何抵觸,反而說了一通勉勵的話。

小姑娘高興了好久,再也沒有了一開始的拘束樣,顯得格外的生動起來。

顧老爺子看著這樣的小姑娘,心裡有一些難受。

他把自己認為最好的全都堆給顧梓鑫,卻沒有問過他想要什麼。

他自以為對顧梓鑫最為寵愛,卻沒有想過,這些寵愛會不會是顧梓鑫的負擔。

顧老爺子第一次撥通了顧梓鑫的電話,和他進行了一場平等的交談。

那一天,顧磊和醫生一直在門口守著,寸步不離。

顧老爺子和顧梓鑫難得沒有吵架,很平和的從天亮聊到天黑,直到電話發燙,顧老爺子才念念不捨的放下電話。

從那以後,顧老爺子就真的放下了。

顧老爺子心態放輕松以後,反倒覺得這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