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仁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這樣突出的表現,醫院把曹剛記住了,以後多次培訓,都強烈要求省城派曹剛過來。
一來二去,曹剛的業務能力一步步提升,最後終於有了留在京城的資格。
當然,這都是後話。
曹剛自己都沒有想過這麼長遠呢!
他就是把毛豆豆那句“努力不一定有收獲,但不努力一定沒收獲”謹記在心,努力付諸實踐而已。
把這句話奉為圭臬的,還有舒曼。
歷經了整整八個月,以毛小丫成名作《醫者仁心》改編的電視劇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大街小巷都能聽到舒曼那嘹亮清澈的嗓音,舒曼演唱的主題曲《仁心》一炮而紅,一夜成名。
中音門口堵滿了舒曼的歌迷,舒曼被逼無奈,只能搬回小區得四合院住下,過上了“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的生活。
好在大三的課程不多,老師們也支援理解,有事沒事兒的還幫忙打個掩護什麼的。
舒曼的聲音很有辨識度,明見高手如雲,舒曼出了門壓根都不敢開口的。
活了二十多年,舒曼第一次知道了名女人的煩惱!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伴隨著舒曼的成名,遠的近的各種親戚朋友都冒了出來,省城那些多年沒有聯系的同學都紛紛來電來函拉關系。
舒曼拉著毛豆豆拆信,甚至把一些肉麻的信件當做笑話來跟毛豆豆分享。
毛豆豆忍不住潑舒曼兩盆冷水,教育一下舒曼怎麼做人。
好在舒曼並沒有飄起來,毛豆豆說她兩句,她也一如既往的不放在心上。
現在這年頭,一首歌吃一輩子的大有人在,毛豆豆卻不想舒曼走上這樣的路子。
在毛豆豆看來,一輩子只唱一首歌就是耍流氓。
舒曼要想走專業歌手的路子,還得趁熱打鐵。
家居建材城的第一次分紅剛剛到賬,她們倆都不缺錢,正好打造一張舒曼的個人專輯,蹭一波熱度。
只可惜,現在詞作者和曲作者大都是端著鐵飯碗,專門寫歌給各大文工團的專業歌手,壓根輪不到舒曼這種在校大學生。
無奈之下,毛豆豆和舒曼只能親自操刀,開始製作舒曼人生當中第一張專輯。
毛豆豆雖然是一個十足的宅女,但音樂無國界,街頭巷尾耳熟能詳的金曲,毛豆豆多多少少還是聽過,很能抓住時代的脈絡。
雖然大部分只記得副歌,但正是如此,才不至於露餡。
兩個好姐妹商商量量的寫詞作曲,順順利利的弄出了舒曼第一張個人專輯《仁心》。
80年代,不止那些已入駐中國流行音樂殿堂的老音樂家,包括現今的中國搖滾大咖、頂級老炮兒,也基本都是從模仿、翻唱階段起步。
甚至到1990年、90年代初,大陸的繁忙歌星們還在忙碌於翻唱港臺酥軟情歌。
舒曼這張帶著舒曼個人特色的流行音樂專輯,用舒曼明亮清澈的聲音,宣揚著舒曼的音樂態度,不是傷春悲秋的靡靡之音,而是積極向上,歌頌祖國、人民和愛情。
這張專輯打破了港臺流行音樂的壟斷地位,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舒曼被打上“迄今中國最年輕的集詞曲創作於一身、發行唱片並一炮走紅歌手”的烙印,成為中國唱片業一匹黑馬,領先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