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玄武垂首(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睿不斷地調整著衛星全息地圖的尺寸比例,旋轉角度、移動方位,試圖與梓楊畫的星象圖相匹配。
梓楊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畫面,這幅星象圖正是在陝北野王廟中,瀕死的小黑爺爺交給梓楊他們的皮紙中的一張。黃山交給梓楊的那十二章皮紙他翻看過無數遍,每一張圖的細節都熟記於胸,即使閉著眼睛也能絲毫不差地把它們畫出來。
梓楊確認有一章皮紙上的圖案跟自己今晚看到的星象圖非常相似。但是具體代表什麼含義,他現在仍無法確認。
這些皮紙每一張的風格都不同,上面都沒文字,全部是些奇怪的圖案和符號,看起來像天書一樣難懂。
梓楊一度懷疑,當年鐵騎軍中有一位精通術數的大師,他們在這些圖案中運用了陰陽五行甚至是河圖洛書、太玄甲子數的原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包含的資訊就太複雜了,沒有指引很難破解――或許當年鐵騎軍中有一套口訣之類的密碼,必須掌握這套解密方法才能看懂影象的含義,但是隨著黃山的去世,世上可能再也無人解開這些秘密了。
梓楊大膽地猜測,這些圖案和標記,有一部分代表的是二十八星宿星象圖,它所記錄的資訊正是古人繪製方位時所看到的星象――如果星象的投影能跟全息地圖吻合,那麼上面標記的資訊說不定可以破解。
問題是這樣的星象圖涵蓋的範圍太廣了,如果是在古代,不經指點的話,根本查不到具體的位置。即使他們現在有高科技手段輔助,藉助蘇睿電腦上的衛星全息地圖進行比對,也不一定能精確定位得到。
蘇睿一邊調整圖片一邊緊皺眉頭,梓楊問道:“怎麼,是不是我畫的不準確?還是說匹配不到地圖?”
蘇睿搖頭道,“不是不準確,而是,實在太精確了!
你畫的這個不僅僅是星象圖,還包含著一幅地形圖,這些粗線和圓點,應該代表著星宿星象,這些細線和圓圈,應該代表著山形和地勢。
我試了幾種地圖比例都無法匹配到相應位置,後來,我把比例尺精度提升到11000――voia,你們看,跟這裡的山脈位置完全吻合。”
蘇睿把匹配好的地圖給眾人看,可以看到在衛星地圖上,蜿蜒的山脈就像一隻匍匐的麒麟巨獸,而剛仁波切峰就在巨獸的頭部位置。
梓楊畫的那幅星象圖的中心位置,就在剛仁波切峰上,上面醒目地標記了一個圓環,圓環中心是一個黑點。在圓環下面還有一條細細的虛線。梓楊憑著記憶把圖案的每一個細節都復原出來了,幾乎每一個記號都能在地圖上找到對應。
“這,是不是一副風水寶圖?圓環的位置就是穴眼,虛線就是隱藏的路線?”梓楊想到黎天明的盜墓賊身份,他是懂風水秘術的,或許正是他無意中發現了這一風水寶地,所以才起了圖財害命的歹心。
或者說,黎天明會不會還掌握著一些他們根本不知道的資訊?
老王說道:“這種破地方也能算風水寶地?你別不懂裝懂啊。”
梓楊道:“這個,我也不敢肯定,不過從風水學上來講,當前所處地勢正是千古難遇的龍脈寶地。”
邊說邊指著蘇睿電腦上的衛星地圖說道:“風水學我也不太懂,我說說我的看法,大家探討下。這個地勢,很像傳說中的‘玄武垂首,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
老王嘬著牙花子道:“老李,說人話。”
梓楊耐心地給他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北方玄武方向的山峰垂頭下顧,南方朱雀方向的山脈來朝歌舞,左邊青龍的山勢連綿起伏,右邊白虎的地形則臥俯柔順。”
眾人看著帳篷外的剛仁波切山峰,再看看電腦上的衛星地圖,跟梓楊描述的幾乎完全一致。
蘇睿疑惑道:“這裡人跡罕至,氣候惡劣,根本無法動土施工,是什麼人會跑到這種地方來造陵墓呢?”
老王附和道:“是呀是呀,就算是龍脈穴眼,爬上去都困難,更何況造墓了。”
梓楊搖搖頭,他也很不理解。在印象中,成吉思汗當年好像根本沒有在西藏征戰過,他的軍隊怎麼會在這裡留下遺蹟呢?這一切都太不合常理了。
但是當年留下十二章地圖的主人都是非同常人,星象圖最終指向這裡,肯定是有道理的。
蘇睿出於禮貌,並沒有詢問梓楊這星象圖的來歷,但是從星象圖跟衛星地圖的吻合程度來看,這也不像是信手隨意為之。要想找到答案,看來只有找到星象圖上的穴眼來驗證一下了。
當下說道:“不管如何,黎天明他們的記號到這裡就消失了,說明他們已經登山了。我們再找找,看看昨天有沒有什麼漏過的線索。”
眾人走到帳篷外,舉目四顧,除了身後的懸崖峭壁之外,周圍白雪皚皚。
梓楊和蘇睿的眼神不由自主地都轉向了懸崖之上――整片懸崖幾乎呈九十度拔地而起,靠徒手攀登上去的話根本就不現實――如果陵墓在這上面的話,那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