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內,鐵榭利松羊肉湯館。

天還沒亮,利老闆就已經忙的滿頭細汗了,每天凌晨5點起床,開始準備一天的生意,幾十年如一日。

六點整,利老闆開啟店門,迎接第一批早起的客人。

六點半左右,黎天明出現在門口,跟李老闆打招呼。

黎天明每天起的很早,5點種起床洗漱,腦中先過一下昨天的生意,然後再籌劃今天的安排。

所有的事情都瞭然於胸之後,再打一套慢拳。

從在供銷社給胖經理打工那時候起,他就養成了這個習慣,十年如一日。即使在廢棄的紡織廠看門無所事事的時候,他也堅持這樣的作息。

等這一切都做好之後,再慢慢地踱步到隔壁街的羊肉湯館,喝一碗利老闆親手熬製的熱乎乎、香噴噴的羊肉湯,是黎天明每天最大的享受。

這家羊肉湯館本是郊區鎮上的一家小店,因為生意火爆,食客絡繹不絕,老闆就鳥槍換炮,把店子挪到了洛陽城裡。

小飯店是一棟二層的仿古建築,房簷上貼著粗糙的琉璃瓦,大廳裡亂七八糟擺了近十幾張大桌子,稀啦啦只有四、五個食客,他們全埋著頭,把羊肉湯喝的呼啦拉直響。

黎天明跟著老闆穿過了大廳後門,進到了後院。院子裡到處堆滿雜物和洗乾淨疊在那裡整整齊齊的湯碗。

穿過後院,徑直走到後院的廚房。

廚房的光線很暗,點著一盞昏黃的燈。一個圍著花圍裙的小姑娘,正坐在小板凳上切羊肉,旁邊堆著如小山般切好的羊肉片。

“黎老闆,這是給你留的竹筍羊肉。”利老闆指著一條羊裡脊肉說道。“剛煮好的。”

裡脊肉是緊靠牲畜脊骨後側的小長條肉,因為形似竹筍,纖維細長,又稱“竹筍羊肉”,這部分的肉又嫩又滑,結構緊緻,這是黎天明最愛吃的部分。

黎天明點點頭。

利老闆從小姑娘手裡接過肉刀,親自仔細地切好,一片片薄薄的羊肉均勻的碼放在碗裡,每一片都幾乎同樣的大小厚薄。

小姑娘把碗擺在門口的案板上。

案板旁,擺著一口黝黑的大鐵鍋,鐵鍋架在土磚爐子上,鍋底柴火還在細細地燒。

一掀開蓋子,鐵鍋裡不斷冒著熱氣,裡面慢慢地翻滾著羊骨、羊肉、羊雜。

熱氣在昏暗的光線裡不斷升騰,彌散,配著頭頂昏黃的燈光,感覺時間也被拉長,放慢。

鐵鍋裡熬的是老湯,真正的百年老湯。

從老利的爺爺輩就在熬這鍋湯,不知熬了多少歲月。鍋裡熬煉的不再是羊肉湯,而是日子,天天如此,一天如一年般,就這麼年復一年的慢慢的熬著。

利老闆一手叉腰,一手拿著大鐵勺,用勺子沾點鹽巴,香菜,蔥沫,然後把勺子放進鐵鍋,手腕輕輕一翻,便舀了滿滿一大勺羊湯,然後像舞劍般,勺子在空中迅速的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那冒著熱氣的羊湯便澆進碗裡。湯剛好及碗口,一滴也沒灑出來。

黎天明每次都要親自跑到後廚,看著利老闆親自完成這一套動作,好像欣賞一門手藝一般,百看不厭。

羊湯很清亮,凝白而又踏實,老闆用特殊的手藝將羊肉特有的羶味隱藏的很好,沒有油膩,聞著反而有一股清香,讓人食指大動。

湯裡的羊肉,在香菜和蔥沫的點綴下,像一幅春意盎然的畫。

黎天明自己用木盤端起湯碗,切羊肉的小姑娘從爐子裡拿出兩張剛烤好的燒餅放在木盤上。

小姑娘一笑,露出兩隻潔白的虎牙,黎天明對二人點點頭,自己端著木盤往前院走去。

利老闆跟小姑娘目送黎天明走開,每天清晨,他們都要重複同樣的過程。

黎天明沒有跟大家坐在大廳裡,而是徑直來到了樓上。樓上有兩個包間,是設來專門招待貴客的。

黎天明小心地端著湯碗,低頭進了裡面的一間,他知道這間包廂裡不會有人,這個點不會有其他食客在――這是利老闆特意給他留的。

但是今天是例外,包間的桌子旁已經坐了一個人。一個細眉細長眼的白淨中年人坐在那裡。

黎天明愣住了。

龍頭笑眯眯地看著他:“好久不見!”

黎天明還是愣在那裡。

龍頭招手讓他過去。

黎天明機械地挪動著腳步來到桌前,機械地把木盤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