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她覺得自個兒也沒工夫再傷感了。

…………

又過了兩天,一家人去考場外頭接崔知節回家。

路上誰也沒敢問考得如何。

這成績呢,得一個月之後才能出來,那時候崔琳琅都已經在回庭州的路上了。

所以她私底下跟她娘說過,等大哥的考試放榜了,一定記得寫信告訴她。

眼瞅著就要到中秋,李攸竹又問女兒:“你打算哪天去定國公府送節禮去?”

“就十五那天吧,我在那邊用午膳,晚上再回家來。”

“要麼你就晚上也在那兒吃吧,團圓宴是晚上呢,咱們自個兒家裡倒是不打緊,那邊是你婆家,女婿不在家,你就代表他了。”

李攸竹當然想跟女兒一塊兒過節呢,可換位想想,若是一般人家,怎麼也不會讓媳婦兒回孃家住這麼些日子。

“聽孃的吧,咱們一家人在一塊兒,哪天都是團圓。雲老夫人年紀大了,老人家好些年見不著孫子也怪叫人難過的,你在那兒她肯定也高興。”

“好,那我住一晚,十六再回來。”

“好。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到時候咱們一家人再吃一回團圓飯。”

到了十五那日,崔琳琅帶中秋節禮去定國公府,雲老夫人見著她果然特別高興。

崔琳琅上前行禮,腰還沒彎下就被拉著起來了。

“孩子你怎的還這麼客氣,快坐下,你過幾日就要走了,行李收拾妥當了嗎?”

“都收拾好了,祖母放心。”

接著,崔琳琅就跟雲老夫人說起自己今晚要在這兒住下的事。

“不知祖母歡迎不歡迎呢?”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祖母還能不歡迎你?”

老夫人笑得牙不見眼兒的,又趕忙叫嬤嬤來,讓她去吩咐廚房,晚上得多做些三少夫人愛吃的菜。

“謝謝祖母。”

“謝什麼?是祖母該謝你才是。”

雲老夫人拍著崔琳琅的手,“祖母得謝謝你嫁給我家錚哥兒。”

崔琳琅不由得臉紅起來,她剛要說什麼,老夫人就接著道:

“雖說一開始啊,你們倆是聖上賜婚,但這過日子,不是跟誰過都一樣的。

我的孫子我知道,自從跟你成了親,錚哥兒寫回家來得信,都多了絲人情味。孩子,這都是你的功勞。”

“其實我也沒做什麼的,雲錚他自己也很好。”

老夫人聽到孫媳的話,笑得更開懷了。

“好好好,你們倆都是好孩子,日後啊,互相扶持互相愛護,好好過日子。”

“祖母放心,我們會的。”

八月庭州的夜晚已經有些涼意了,中秋佳節,外頭街上有燈會,十分熱鬧。

不過熱鬧都是別人的。

入夜之後,雲錚自個兒揣著兩個餅上了屋頂。

懷裡的饢餅舉起來,跟月亮一樣圓。

“十五了,我家阿留應該快回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