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琅說罷,便叫春櫻將帶來的東西呈上來。

今日在坐的,人人都沒忘了,連二房那個才五歲的小閨女,也得了親手所制的香囊,下頭墜著蝙蝠紋樣的玉佩,正適宜小孩子佩戴。

眾人收下東西時,不管原本對崔琳琅是個什麼心思,都不免贊一聲周全。

“你這孩子,回自己家怎的還這麼客氣?下回可不許這樣兒了。”

老夫人話是這麼說,可任誰瞧她現在這笑臉兒,就知道她是喜歡得緊呢。

雲銳這個“混不吝”的就說:“祖母要是不喜歡,就把東西給我吧。”

“去去去,你來搗什麼亂。”

崔琳琅笑道:“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算不得送禮呢。”

眾人說笑過後,大夫人方氏問崔琳琅:“錚哥兒媳婦兒這回回京城來等住多少日子?你們的院子方才我已經吩咐人去打掃了,今兒就能住下。”

崔琳琅還未開口,老夫人先說話了。

“回來一趟不容易,自然要多住些時日。錚哥兒寫信回來跟我說過了,他媳婦兒回京還住孃家。”

說完,又拍了拍崔琳琅的手,慈愛道:“你盡管安心在家住著,有工夫時不時來這兒看看祖母就是。”

“是,多謝祖母,孫媳一定常來。”

方氏心中暗暗咋舌,心道老夫人對孫子偏心就罷了,連帶著沒見過幾回的孫媳婦兒也偏心,滿京城哪有成了親還在孃家住不在婆家住的。

但在這個家裡,老夫人就是天,她就是不解,也不敢說什麼。

她家老爺更是,她上回不過稍微提了一嘴三房的鋪子,他就發了大火還一個月沒搭理她。

方氏心裡把這些事兒轉過一圈,心道算了,轉而笑容滿面地問起崔琳琅庭州的風土人情。

崔琳琅只揀些有意思的事兒說,例如剛出爐的饢餅要站在街邊就吃了,還有之前他們去山裡住湯泉小木屋的事兒。

“嫂嫂,那個什麼小木屋,我也想去!”

雲銳聽了,心都快飛到庭州去了。

老夫人笑罵他:“你就記著玩,你哥哥說的你考上國子學就讓你去庭州,你還是先想想怎麼考上吧。”

“祖母,您難道不信我嗎?先生都說我學得可好了,國子學肯定能考上。”

雲銳說完,又對崔琳琅說:“嫂嫂,幹脆你等我九月考完試,我跟你一塊兒回庭州啊。”

國子學入學考試在九月初,透過的學子,來年三月入學,這也是為了路途遙遠的學子能夠回家一趟再回來。

不過……

崔琳琅要是等到雲銳考完試,結果出來之後再啟程回庭州,雲錚怕是要寫一馬車的信送來了。

“你可消停些吧!你若是考得上,祖母讓人送你去。”

“那您瞧好了,我肯定能考上,說不定還能拿頭名呢。”

“那行,祖母等著了。”

……

今日午膳,崔琳琅自然是在定國公府用的,只跟雲老夫人還有雲銳一塊兒吃,大房二房的人並沒有一起。

等晚上在外上值的都回來了,一家人齊了,再一塊兒用飯。